吃過綠豆粉,郭去抱著丫頭,以及以及母親去了墳山,這是郭去母親的爺奶的墳,既然來拜年了,那自然是要上墳祭拜一下。
至於郭去的父親,在大家有意的安排下,當然,他自己也願意的情況下,留在了郭去外公的家裡。
除了丫頭外的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不過郭去難免會擔心,怕他父親說錯話,把關係鬧僵。
所幸,從墳山回來後,他爸一點事也沒有,而且正在和郭去的兩個舅舅聊天。
見此,郭去鬆了一口氣,這種情況是最好的結果,不然他可就難辦了。
又坐了幾個小時,在外公外婆的挽留下,一大家子還是回去了。畢竟家裡有五頭野豬喂著,老爺子一個人怕是忙不過來。
都說正月是走親訪友的時候,其實走親訪友也就那麼幾天,剩下的時間都在給地裡除草,畢竟很多人在臘月是種不完土豆的。
回到家裡,全家人又空閒了幾天,然後開始把土豆切成兩半或三半,郭去負責挖淺溝,然後放土豆,老爺子和郭父則挑糞,郭母呢就負責撒肥料和埋土豆,一家四口人,早上和下午,加起來能種下兩背篼的土豆,如此忙碌了三天,家裡留作種子的土豆,總算是種完了。
這時,老爺子一點事也沒有,但郭父則就慘了,兩支肩膀腫的手都抬不起來。
沒辦法,他閒慣了,突然來一次這麼重的體力活,連挑三天的糞,那自然是受不了了。
正月初十,人們又開始趕場了,正確來說是,初五就開始了,只不過初五街上人少,不到三個小時人就散了。
九五年的第二個趕場天,和九四年沒啥區別,唯一不一樣的是,郭去他不知道該做什麼了。
在街上閒逛,看到的是生意火爆的場景,當然他關注的是賣衣服褲子的攤子哈。
這時間段,正是務工人員即將外出打工的日子,或許是為了彌補家裡的孩子,他們外出前,總想著要為孩子再買些衣服褲子,畢竟又是要大半年不見面了。
所以,正月初五以後,一直到正月二十,這是賣服裝的攤販們,又一個“旺季”,因為是“旺季”,自然就不會不來擺攤,儘管期間有一個元宵節。
其實這世上那類人都不容易,就拿攤販來說,他們為了養家餬口,供自家孩子上學,不得不在這元宵節——一年中能排上第五重要的節日裡,出來擺攤。
假日?其實真正被成年人享受到的國定假日,只有少部分人,大部分人都把國定假日,當做工作日在過。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假日?只要你敢放飛自我,一年中的每一天都是假日,沒人能強迫你。生活就像那啥,不能反抗,那就享受,這類人也不在少數。
人生就像一場旅遊,有的人在乎的是結果,所以在旅行路上爭先恐後。
有的人呢,在乎的是過程,他們享受著這場特殊的旅行。
而最後一類人,他們在乎的是“今早宵有酒今宵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只要今天享受到了,哪管明日飢腸轆轆?
嚴格來說,無論是那一種人,我們都沒理由去嫌棄別人,因為那是別人的人生,我們沒有權利去幹涉。
郭去呢?他屬於哪一種人?
他屬於第四種人,他經歷過了太多遺憾,此生不過是為了彌補遺憾罷了。
錢多了,拿來幹嘛?雖然說少了也不行。
說實在點,郭去看的很開,人生不過短短几十年,他所追求的,不過是不留遺憾。
錢夠用就行,所以他不會一心撲在錢眼子裡,生活有生活的樣子,當錢夠用了,那就享受。
親情,生活環境以及……遙遠的愛情。
有人或許會問為什麼把愛情放在最後?
因為……郭去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褲襠,不禁苦笑,麻雀還小啊,還得經歷時間的考驗才行。
一個人行走在街上,路上奇裝異服的人很多,算是為這單調的年代。新增了一抹鮮豔的色彩。
這裡是少數民族聚居地,雖然或許這些人的戶口本上寫的是漢族,但本質上他們是少數民族。
由此,郭去想到了一件事情,當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實施後,中華大地上多出了許許多多的少數民族。
有人說,是政策讓華夏多出了這麼多少數民族,額,偽●少數民族。
其實不然,因為這群人原本就是少數民族,若不然,找不到根源的話,有關人員一般是不會給他們改民族的。
扯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