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生意人應該具有什麼樣的品質?
郭去覺得他自己具有了“摳”,“生意頭腦”和“狠”以及最重要的“對後世的一點點了解”。
任何人只要參與了一門很賺錢的生意,那就肯定有同做這門生意的人做不下去,亦或者同行們的生意一起縮水到一定程度。
因為即是很賺錢的生意,那自然早已有人想到,也有人正在做,新來的只要能站住腳,那就意味著這一大鍋粥被他分了一部分。
郭去就像個入侵者,想要佔領腳下的“肥沃土地”,那就必須拿出實力和手段來。
一個好的生意人,其實就是一個陰謀家,陰謀得逞那就賺錢,陰謀被拆穿,那就虧本。
郭去有如今的局面,一是瞞著了黃二,讓黃二不知道郭去來自何方,二是瞞著何洋等人,不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渠道在哪裡。
時間和空間上的先天性,再加上有了這兩個先決條件,他才能安安全全的做一箇中間商,才能賺錢。
郭去他不聖母,不然會有人說他太善良,他也不黑暗,因為前面不過是套路了何洋等人一波,如今就有人說他心理有問題,他該怎麼辦?
靜靜的坐著,看著,什麼話也不說,為啥?廢話!衣食父母誰敢惹?(官方吐槽,最為致命-.-)。
做人太難,有人喜歡這種性格的人,也有不喜歡這種性格的人,那郭去怎麼辦?
涼拌!
自己的路為啥要聽別人的?走自己的路,喜與不喜,讓別人說去吧。
他不這樣做,那就沒了生存之道,是自己重要,還是別人重要?
一個人若是太過單純,又沒有父母長輩,恐怕有一天被人賣了,都還一臉高興的給人數錢。
可是陰謀太多了也不行,因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那又該怎麼辦?
還是涼拌!
該玩陰謀的時候玩陰謀,該強勢的時候強勢,該中庸的時候中庸。
特別是是中庸,它非常重要,因為少說話,別人就猜不透你要做什麼了,即言多必失。
郭去他與人坐著聊天時,重來不會去說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算別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想要找個“同盟”,向郭去問到,“是吧?郭去。”
他只是笑笑然後道,“這個事情我咋知道,人家又沒說。”
但這樣的人容易陷入困境,因為時間久了,他會不自覺的把自己真實的性格,真實的想法,全部埋藏到內心深處。
這樣的人容易沒朋友,這是前世的郭去,後來他才明白,話還是要說的,就算是一些沒營養的話。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橋樑,也是感情的交流方式之一。
有人會說這豈不是和上面自相矛盾?
不,沒有自相矛盾,因為沒營養的話,不會言多必失。
還有一點,只要是一個人那就有七情六慾,特別是壞的幾種,能控制就控制,控制不了那就暴發,因為堵不如疏。
言歸正傳,何洋一行人才六七個,只有他們在郭去這裡進貨,那自然遠遠不夠,於郭去來說遠遠不夠,因為現如今趕集的人何其之多?趕集的街也非常多,如過硬是要他說生意做到哪個程度的話,算是控制了附近五個鄉鎮,也就是五條街大部分的服裝生意。
想要繼續擴大戰果,那就必須得走出去,去遠一些的地方看看。
用資料來說話就是,一個縣有十多個鄉鎮,七星縣下轄十八個鄉鎮,即能做生意的有十八條街!
自己本縣的各鄉鎮,對他擴充銷售渠道來說,有天然的優勢,自然是不能輕易放棄的。
然後,忙碌的時間又開始了,不過現在比以前輕鬆許多了,所以無論去哪個鄉鎮,他都把丫頭帶著,他想帶她出去看看,整天把他留在家裡會讓她變傻、變膽小的。
自然,郭去他爺爺和他一起去的,他不放心,而郭去也需要個大人跟著,不然別人也不相信他。
隨便來到輪到趕集街上,街上人潮擠擠,看到這一幕,郭去心頭大致是有了一點把握。
抱著丫頭在街上逛了逛,見到一家賣粉和唆唆的小館子,進屋坐在凳子上,放下丫頭,要了兩碗綠豆粉,又叫了三碗唆唆,然後靜靜等待。
兩三分鐘丫頭的唆唆來了,郭去給她一根勺子,讓她自己舀著吃。
他自己和老爺子也開始吃起來,唆唆的味道,主要還是看這家小館子的老闆的手藝,因為好吃與否,全在湯上。
所謂的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