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曉晨把足球學校和青訓機構的事情安排妥當後,時光就像指縫間的沙,悄然流逝。
不知不覺,時間來到了 12 月 10 號,離若蘭的預產期越來越近了,那即將誕生的兩個小生命,讓張曉晨和家人們滿心期待,就像在等待一場最盛大的奇蹟降臨。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若蘭的肚子越發大了起來。或許是因為身體的變化,又或許是即將成為母親的忐忑,若蘭變得越來越敏感。
有時候,張曉晨因為開會時間太長,沒能及時來看她,若蘭就會覺得張曉晨不夠關心自己和孩子,那微微嘟起的嘴和眼中的落寞,讓人心疼。
她依賴感也越來越強,就像一個渴望被呵護的孩子。而對分娩的恐懼,如同一片揮之不去的陰霾,籠罩在她的心頭,甚至讓她在晚上偶爾失眠。
她時常擔憂,自己從未當過母親,是否真的能夠勝任這個角色。
張曉晨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他知道這是若蘭第一次懷孕,第一次要當媽媽,出現這些孕期心理問題也算是正常,好在情況還不是特別嚴重。
為了讓若蘭能夠放鬆一些,張曉晨把岳母、老丈人和小舅子都接到了四合院來住。小舅子正好學校放假,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四合院中多了幾分溫馨的煙火氣。
晚上,夫妻生活也照常進行了,之前若蘭剛懷孕的時候,張曉晨生怕出什麼意外,一直小心翼翼,如今若蘭懷孕已經 7 個多月了,只要動作輕柔一些,還是可以享受夫妻間的那份親密。
在家人的關愛和張曉晨的溫柔陪伴下,若蘭慢慢地不再那麼緊張,那些胡思亂想也漸漸平息。
又一天上午,陽光透過四合院的窗欞灑下,吃過早餐後,張曉晨決定帶著若蘭去首都光愛學校看看。首都光愛學校可是專門收留來自全國各地的流浪兒、孤殘兒童、特困兒童、留守兒童等困境兒童的地方。
這幾年,多虧了張曉晨和若蘭的資助,石箐華校長才能夠幫助收留更多的困境兒童。還記得之前張曉晨在滇省災區收留的 8 個孤兒,他們現在都留在光愛學校學習呢。
以往張曉晨和若蘭基本都是每兩個月就會去看望一次這些孩子們,可最近半年多,因為若蘭懷孕,他們一直沒去。
今天,張曉晨帶著若蘭前往,他希望若蘭能夠在這些孩子們中間,感受到他們對她的思念,相信懷著孕的若蘭再次踏入光愛學校,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他們的車子緩緩停在了光愛學校的門口。張曉晨扶著若蘭下了車,若蘭的手輕輕放在隆起的肚子上,目光中帶著些許期待。
走進學校,那熟悉的場景映入眼簾。低矮的平房和唯一的兩層建築學生宿舍,學習區的三間教室,還有那多功能教室,裡面那架鋼琴依然靜靜地待在那裡。教室外的操場、籃球場、乒乓球檯等區域,孩子們正在盡情地玩耍。
石箐華校長熱情地迎了上來,他的臉上洋溢著感激的笑容:“張總,若蘭,你們可算來了,孩子們都特別想你們呢。” 若蘭的臉上露出了溫柔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的陽光般溫暖。
他們先來到了一間教室,孩子們正在上課。當孩子們看到若蘭和張曉晨走進來的時候,那 8 個從災區帶回來的孩子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
其中一個孩子歡快地跑過來,拉著若蘭的手,甜甜地叫著:“若蘭媽媽,我們好想你呀。”
其他幾個孩子也紛紛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說著想念的話。若蘭的眼睛微微泛紅,她輕輕撫摸著孩子們的頭,溫柔地說:“孩子們,若蘭媽媽也很想你們呢。”
孩子們興奮地給若蘭和張曉晨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有的孩子背誦著古詩,那稚嫩的聲音在教室裡迴盪;有的孩子展示著自己的繪畫作品,那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彷彿是孩子們心中最美好的世界。
從教室出來後,他們來到了操場。孩子們正在進行一場小小的足球比賽,那充滿活力的身影在操場上奔跑著。
那 8 個孩子始終圍繞在若蘭身邊,一個小女孩拉著若蘭的衣角說:“若蘭媽媽,你要注意身體哦,別累著了。”
另一個小男孩則眨眨眼睛說:“若蘭媽媽,等你的寶寶出生了,我們可以一起和寶寶玩呢。” 若蘭聽著這些話,心中滿是感動。
這時,一個小男孩跑過來,把一個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禮物遞給若蘭,說道:“若蘭媽媽,這是我送給寶寶的禮物,希望寶寶能夠健康快樂地出生。” 若蘭的淚水再也忍不住,奪眶而出。
在光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