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此去換不來我們想要的結果。”
何文獻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先前太后開口詢問時,他也只說會盡力一試,而非保證促成此事。
亂世諸國,強則強,弱則亡。
外交時,哪有什麼所謂的平等權可言?
弱國有所求,強國能看你一眼,就已是不易了。
所以在聽到這番話後,何文獻也是頓時明白了過來,應當是他們這位年輕太后的心中已有決斷了......
當下,他很配合的開口道:
“那不知太后心中的理想盟國是?”
“與其說是盟國,倒不如說是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燕國的國策。”
慕容世嬿掃向在場眾人一眼,緩緩吐出了六個字:
“親周、盟齊、攻魏。”
此話一出,朝臣們再度議論了起來,討論這六字的可行性:
“嘶,這六字細數起來,倒是頗妙啊。”
“只是,這親周和攻魏還能理解,這盟齊......人家齊國能看上我們嗎?”
“誰說不是呢,作為屈居亂世的第三國,除了大周和南寧,他們可是誰的面子都不給啊。”
“沒錯,東齊境內礦產豐富,且臨海而建,捕魚業發達,無論是於兵還是於民,都足以自給自足,想要結盟他們,怕是很難啊。”
“......”
何文獻同樣也想不通該用什麼方法來結盟齊國。
如果說示好大周,只需照例用些金銀珠寶,剩下的全憑口才即可,有一定機率能成功。
那麼想要結盟齊國,就得完全看雙方所需了......
可問題是,齊國有的,燕國沒有,齊國沒有的,燕國還是拿不出來!
那人家憑什麼跟你結盟呢?
就在眾臣百思不得其解之時,慕容世嬿紅唇微啟,再度說道:
“為了能成功與齊結盟,哀家決議,割讓滄陽、長廬、閬束邊境三城於齊,以換得燕齊盟書。”
“什麼!?”
此話一出,朝臣們紛紛以為是自己聽錯了。
但直到許久,慕容世嬿都不曾開口解釋什麼,眾臣這才意識到,他們這位太后並非是在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