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白玉京,金鑾殿內。
女帝衛九歌此刻正倚靠在那方尊貴的至尊王座之上,素手撐著腦袋,閉目不語,像是在安靜的等待著什麼。
距離路蒼瀾伏誅已有十天了。
這十天裡,她沒有別的政令發出,只一條,那就是查封岐王府邸。
世人皆知大周境內,岐王路蒼瀾一手遮天,功高震主,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有傳言稱其身家之富堪比一國,麾下田莊更是數不勝數。
今日,正是驗證這些的時候。
就在女帝養神之際,殿外匆匆小跑來一道佝僂的身影,來到階前撲倒在地,高聲道:
“臣大理寺卿郭信,拜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
衛九歌睜開眼眸,黑漆漆的不帶有一絲情感,語氣淡漠的說道:
“都查清楚了?”
“是,陛下。”
郭信腦袋又低了幾分,從袖中掏出一卷書簡恭敬的放在了身前。
伺候在女帝身側的女官很有眼色的走下階來,拾起書簡,雙手奉上至御前。
衛九歌僅僅只是瞥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閉上眼說道:
“說說看。”
郭信思索了片刻後,井井有條的答道:
“回陛下,經大理寺盤查,共在岐王府內發現紋銀五十餘萬兩,土地莊稼約八百里,珠寶七十餘箱,各地奇珍三百餘件,名貴藥材大概百餘株......”
說到最後,彙報的聲音越來越小。
似有所感的女帝衛九歌再次睜開了眼眸,黛眉微蹙著問道:
“僅僅只有這些?”
郭信擦了擦額頭上的虛汗,連連應聲,但心中卻是苦笑不已。
此行查封岐王府,身為大理寺卿的他本以為會是個美差。畢竟岐王生前權勢滔天,麾下應該會有不少的孝敬。
但誰曾想去了之後他心裡那個後悔啊。
別看岐王府表面裝修的是那麼的富麗堂皇,可內地裡卻基本都是空屋子居多,架上生塵。
他也是讓手下人裡裡外外翻了十幾遍啊,連牆角縫隙都不放過的那種,最終才勉強湊夠了其中一部分。
另一部分,還是他自己咬牙忍痛從自家掏出來塞進去的。
為的就是怕女帝不相信,認為是自己偷偷給扣下來的,到時候再查了自己,那可真就是哭都沒地方哭去了。
岐王乾淨,他可不乾淨!
龍椅之上,衛九歌對這個結果顯然不是很滿意。
原以為抄了岐王府邸,就會有大批資金流入國庫,充盈國力,也算是路蒼瀾死前對大周最後的一些貢獻,可沒想到竟然僅僅只是抄出來這麼一些?
對於尋常百姓來說,這些錢當然花幾輩子都花不完,但對於一個王侯來說,尤其是一人之下的王侯,卻顯得是那麼的杯水車薪。
不過衛九歌也沒再這個問題過多糾結,深吸一口氣後又問道:
“朕讓你在岐王府找的卷宗你都找到了嗎?”
郭信點了點頭,出聲回道:
“回陛下,此行臣在岐王府內先後找到了有關鹿鳴軍的軍務以及六部之間一些往來的聯絡書信,還有......”
話還沒說完,衛九歌便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說重點。”
郭信不敢遲疑,趕忙答道:
“陛下重點讓臣查有關‘燭影’的訊息,臣無能,只找到一卷花名冊,未曾有其他發現。”
說完,便再次讓女官將他手中之物呈遞到了御前。
這次衛九歌沒有拒絕,而是接過花名冊後開啟,仔細的翻閱著。
所謂“燭影”,顧名思義“燭火下的光影”,乃是當初路蒼瀾所創立的秘密諜報機構。
當年大周擊敗大寧後,雖入主中原,成為新一任霸主,但過程卻並不是那麼順利。
畢竟中原之地向來富庶,亂世諸國皆是窺視已久,雖國力限制不能有所進,但卻時刻野心暗藏。
而為了徹底讓大周坐穩中原,路蒼瀾不惜卸甲回朝,用兩年多的時間來打造了這“燭影”,潛藏在更深處。直到時機到來,這才一舉將各國的暗樁一一拔除。
自此,大周霸主地位方才無人能動搖。
曾貼切感受過“燭影”好處的衛九歌自然不會因為路蒼瀾已死,而將這樣優秀的諜報機構空置下來。
對於她來說,這樣的機構進可探諸國,退可監百官,無疑是再好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