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作為除卻襄樊之外,北上少有能直接通向中原的大型重鎮,合肥南臨長江,北枕淮河,素有“江淮首郡,吳楚要衝”之稱。
若用於進攻,身為淮南門戶的合肥,自然可以為北上窺伺中原取得便利的運糧跳板和屯兵據點。
若用於防守,以堅城作戰略緩衝,再配以利用水軍優勢,便可將北軍的鐵騎輕鬆阻攔在淮河一線。
所謂“守江必守淮”。
就是這個道理......
其特殊的地理形勢,註定對於南國來說,是無比重要的存在。
而以前的合肥在齊國手中。
那齊帝雖然素來都有開疆拓土的野心,但奈何周寧爭霸,無論如何也是輪不到他能插上話的。
強行出頭的結果,就是被人家用區區八百人,生生帶隊衝散了十萬大軍......
記憶猶新啊!
所以狼狽歸國的齊帝自那之後就學聰明瞭。
雖然在合肥栽了個跟頭,但秉著對自身實力的自信,認為大周和大寧都不敢主動招惹自己,其他各國更不敢輕視自己的原則。
老老實實的關起門來,當自己的“土皇帝”,坐看天下成敗。
本來這一規劃也挺好的。
養精蓄銳,靜待時機。
可直到後來寧燕私下結盟,卻驟然打破了齊國這份清靜日子。
原因竟是因為,這兩國都看上了齊國的東西?
但人齊國顯然也不是什麼傻子。
你要我就給?
那我成啥了?
所以寧燕兩國乾脆也不廢話。
就兩個字。
搶它!
因為有了燕國在北邊幫忙分擔壓力,所以大寧在東南用起兵來便也就著實肆無忌憚了起來。
齊國被兩面夾擊,打的有些招架不住,只好放低身姿向大周求援。
本以為有了大周出手,齊國之危頃刻就會解除。
但誰知那向來在列國形象中“戰無不勝”的鹿鳴軍,在此刻竟然磨起了洋工?
磨磨唧唧幾個月才從襄樊出發不說。
來了也只是往那一趴,啥話也不說,啥事兒也不做,就這麼老老實實的瞪大著眼睛。
跟他們三方形成犄角之勢,互相對峙。
東南膠著。
北邊又連連吃了敗仗。
眼看著那幫燕軍都要打到齊都城下了,齊國都快要亡了!
齊帝心裡那個愁啊。
也幸好這時。
大寧前線一封密信送來,承諾可以退兵,但代價就要齊國將他們的合肥重鎮拱手讓。
齊帝雖然心中多有不甘。
可真面對著東南戰線上,那十幾萬的寧吳聯軍時,還是沒有勇氣將拒絕的話給說出口......
就這樣。
雙方達成共識。
合肥正式易主,從齊國兵不血刃的來到了大寧手中。
如今駐紮在這合肥的軍營,飄蕩的正是來自大寧的旌旗!
帥帳之中。
身為前線幾十萬大軍統帥的姜年,此刻正咬著餅子,趴坐在地圖之上,目不轉睛的研究著西進中原的路線。
雖然姑姑僅僅只是下令,讓他整軍備戰,陳列在中原邊境向大周施壓即可。
但姜年知道,以周寧之間的關係,早晚還是要有一戰的。
既然襄樊那邊已經搶不到什麼地利先機了,就只能在合肥這邊多想想辦法......
而就在他仔細研究的時候。
卻只見身為寧將的秦開、雷淮等人掀開帳簾,先後走了進來,各個都掛著笑臉。
秦開上前一步,抱拳率先開口道:
“姜帥,現在麾下大軍已經集結完畢,後續糧草也將在這兩日到達城中,隨時可以開拔。”
姜年點了點頭,也沒多說什麼,只是回以淡淡的兩個字:
“待命。”
眾將對他這般語氣,心中自然不會升起任何不滿......
如果說此前,他們對於姜年的恭敬,還僅僅只是來自於他身為大寧皇室的身份。
那麼自從年前這幾場硬仗打下來,他們就對姜年可謂是心服口服了!
軍隊嘛。
這地方永遠都是要靠實力說話的!
而現在的姜年,哪怕依舊還年輕,可卻已經有實力讓他們這幫老將發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