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國難之際,敢為國請戰,這無疑是個很好的行為。
說明國有忠臣。
可問題是。
也不能“撩到碗裡就是菜”啊!
雖說她是沒看出來趙業有什麼“心浮”之類的表現......
但有關帶兵之事她又不懂。
路蒼瀾既然提起了,那就說明肯定有他的道理!
她好端端的自然不會去質疑什麼。
所以,對於趙業的請戰,慕容世嬿心中也顯得很猶豫。
你說直接拒絕吧。
人家好歹也是為國請戰,危急時刻挺身而出,不說能力怎麼樣,單是這份忠心是不是就不能否認?!
不然以後再發生同樣的事情,誰還會替你站出來?
可若是不拒絕......
枕邊人的話音猶在耳啊!
二者相對比,她毫無疑問,肯定是更信路蒼瀾啊。
所以不可能單單只是為了這份忠心,就去罔顧整個西境的安危。
不現實!
猶豫再三,慕容世嬿最終還是決定婉拒趙業,當即笑道:
“趙將軍真不愧是國家棟梁,這份忠心,哀家看到了!
“只是,有關西境一事,蒼瀾走之前曾特意交代過,會有專人前去應對,這點小事就無需勞煩將軍親自出馬了......”
本以為這番推辭的話會讓趙業識趣。
但誰曾想,趙業竟然還較著死理,又問道:
“那臣斗膽,敢問太后,這統兵徵西的,將是何人?”
慕容世嬿一怔:
“這個嘛......
“蒼瀾知兵,約莫會從身邊遣一員大將前往吧?”
趙業沉聲回稟:
“太后,從燕京出發到逍遙關,就尚需一些時日,若是換做慶州,只怕會更遠!
“如今西境危機,刻不容緩。
“與其書信來往,讓岐王再調兵遣將的前去救援,倒不如就請太后現在下旨,讓臣出征,替國家盡一份綿薄之力!”
慕容世嬿有些頭疼的揉捏著眉心:
“趙將軍,你急於為國分憂的心情哀家能理解。
“但逍遙關畢竟事關重大。
“當年就是因為逍遙關的易手,這才導致我燕國西境無防,到頭來竟被區區一個魏國折辱多年。
“如今,在蒼瀾的帶領下,我們好不容易才有機會能扳回局面,血洗恥辱。
“為了不重蹈覆轍,一兵一卒的調動,還是需更謹慎才行啊......”
趙業不置可否,反問道:
“臣聽出來了,太后這是不信臣啊?”
“不是信不信的問題,哀家的意思是......”
“太后!”
話還沒說完,趙業聲音便突然抬高了幾度,神色激動的跪在地上,打斷了她的話:
“正因為知曉逍遙關的重要性,所以臣才主動請戰。
“臣知道,以前的臣或許並不成什麼才。
“但現在,臣既跟隨岐王身邊許久,自詡也學到了一些本領,脫胎換骨,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趙業了!
“更何況,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現今,臣知魏國那些庸兵俗將,但那些庸兵俗將卻不知曉今日之臣,他們又如何會是臣的對手?
“既然太后不信臣有退兵之力,那臣......甘願立下軍令狀!
“此戰若勝,榮耀功勳盡歸太后與岐王所有。
“此戰若敗,臣願與逍遙關共赴死!”
見趙業將話竟說的如此決絕,甚至願當堂立下軍令狀。
饒是以慕容世嬿的定性,都難免有些動容......
畢竟,軍令狀一出,有死無悔!
若無絕對的把握,又有誰會願意將自己的性命押上去呢?
慕容世嬿本能想要答應下來。
一方面,是因為趙業所展現出異常堅定的決心,給了她一些底氣。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逍遙關之危,確實迫在眉睫。
正如先前趙業所說。
若是傳信給路蒼瀾,再由路蒼瀾調兵遣將至逍遙關,難免太浪費時間了一些......
不怕一萬。
就怕萬一啊!
但就在話到嘴邊的那一刻,慕容世嬿卻又停了下來。
腦海中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