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陵起身,有些無奈的答道:
“啟奏陛下,其實對於剛才何大人所言,臣並不敢完全苟同”
“哦?”
路蒼瀾像是來了興趣,看了何文獻一眼,而後又重新看向他,問道:
“說說,那你覺得我岐國未來該如何發展啊?”
明陵沉思片刻後,不緊不慢的答道:
“如果按正常情況來看,那何大人先前所言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諫言。
“因為無論何時,民生,始終都是極其重要的存在。
“可問題出就出在,先前陛下曾言,要在接下來幾年追趕,甚至是超越大寧的發展腳步!
“那這樣一來,若還只是一味的循規蹈矩,只怕難免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因為我們在發展的同時,大寧人也在發展啊!
“不說多年累積下來的國力。
“單單是有中原作為底蘊支撐,就必定能事半功倍。
“屆時看似同樣都是邁出一步。
“但人大寧步子大,邁出一步等同於我們兩步,我們就是累死,又如何能追的上大寧呢?”
簡單的一番話,卻頓時引來身邊眾人紛紛頷首贊同,深以為意。
路蒼瀾指尖敲了敲桌面,似乎也在思考其中道理,又問道:
“那你可有什麼好的想法?”
明陵微微一笑:
“臣的建議是,繼續沿用之前陛下短時間內,將昔日燕國發展起來的策略”
路蒼瀾一怔:
“你是說,以戰養戰?”
因為彼時的北燕太過弱小,舉國上下到最後能拿的出手的,也不過五萬兵甲。
而這,無論是從哪方面來看,都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為了短時間內能儘快將燕國發展起來,路蒼瀾就為時任太后的慕容世嬿定下了四字策略。
以戰養戰。
打仗損耗兵甲?
沒關係,透過俘虜降卒,編入行伍進行補充。
打仗沒了糧草?
沒關係,每攻克一城,就先搶劫城中敵軍的屯糧為己所用。
打仗發不出軍餉?
沒關係,前方就是城池,金銀珠寶在即,望梅止渴。
總之,一旦缺了什麼,後方一時間又補充不上來,那就透過掠奪前方資源來獲得。
關於這一點,從短時間內來看,也確實挑不出什麼毛病。
只是。
凡事有利就有弊。
這以戰養戰的策略,說到底也不過是解一時燃眉之急,終究不是什麼大道。
因為說白了。
你是正規軍,不是土匪!
只靠搶劫,搶到最後,能得民心嗎?
身為“毒士”的明陵似乎也能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他並未直接點頭附和,而是撓了撓額頭,溫和笑道:
“回陛下,與其說是以戰養戰,倒不如說是以國養國”
“以國養國?”
路蒼瀾眯起眼,仔細的品味著這句話。
而下方眾人的表情此刻也都各不相一。
有的,曾是原先的鹿鳴舊部。
因為多年來的跟隨,也算是對他們這位明先生的行事方法有所瞭解。
所以並不感到意外,只是有些吃驚於說出這番話的魄力。
而有的,則是原先燕國朝堂的老人。
他們以往跟這位毒士並沒有打過什麼交道,對他的瞭解也只是存在於傳聞中而已。
所以此番聽到他如此語出驚人,不免有些暗暗咋舌。
不愧是曾經跟岐王混的!
這胃口就是大哈。
連“以國養國”這種話都說的出口
要知道如今雖有“以岐代燕”,完成了一次華麗麗蛻變。
可這蛻變卻也僅僅只是關於至高權力的交接問題而已。
是橫向的,而非縱向!
換句話說。
如今的燕水之地雖改了名換了姓,叫了岐國。
可實際上骨子裡還是那個北燕。
總不可能因為將軍當了元帥,就覺得連帶他的實力都跟著提升了一大截吧?
不現實
而北燕是什麼?
是曾經排名各國之末,天下皆卑之的存在!
即便後來在岐王哦,也就是如今他們陛下的助力下,實力有所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