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路蒼瀾今日之所以會隻身到軍營裡來,完全是因為一時興起......
畢竟克齊的戰令已下,大戰在即。
即便他是世人眼中戰無不勝的岐王,可畢竟是時隔多年的又一次滅國戰,心中難免還是有些沒底。
所以,他就想著來來瞧瞧自家軍隊這段日子以來的訓練情況,好漲漲信心。
可沒想到,這不看不要緊。
一看,著實也是讓他看到了這麼“一出好戲”。
不過即便是這樣。
在回宮的途中,路蒼瀾也依舊未曾直接表現出有任何憤怒或者驚惶。
反而坐在馬車中,神色依舊如往日一般平靜,讓人看不出任何破綻。
就連身邊的趙鹿泉一路上都想跟著解釋安慰幾句時,都不知該從何開口......
就這樣,馬車一路安靜的重新回到了宮中。
路蒼瀾下了車後,這才轉過身來。
在仔細交代了趙鹿泉去替自己辦幾件差事後,便隻身一人回到了養心殿中。
望著眼前空曠明亮的大殿,路蒼瀾似是覺著十分刺眼。
便喊來殿中侍奉的婢女,命她們熄滅了幾盞燈。
隨後坐回椅子上,伸手揉捏著眉心。
也是直到此刻,四下無人,他的偽裝才算是悉數卸下......
沒有憤怒,沒有疑惑,沒有思考。
有的,只是疲憊。
其實按理來說,軍營打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不至於讓他如此上火。
因為打架,就說明男兒有血性。
這樣的兵才能配稱之為兵。
他應該高興才對。
可問題出就出在,這兩夥人為什麼會打架?
明面上是因為一夥人在軍營大比中拔得頭籌,另一夥人跟他們不對付,故而眼紅嘲諷......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當然不!
路蒼瀾就是再蠢,再笨。
他也看得出來。
這背後與其說是兩夥人的“交情問題”,倒不如說是兩夥人的“利益問題”!
什麼利益問題?
用更通俗一點的話來講。
就是這個在自己手上,才剛剛執行,有些起色的國家,隱約間,內部卻已經開始有了“黨爭”的跡象。
什麼是黨爭?
以本土燕軍為代表的“燕水黨”。
跟遠道而來投奔他的“岐山黨”!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就拿兩撥人之前爭的那個千戶名額來說。
現在,千戶名額就一個,但競爭之人卻有兩個。
你打算給誰呢?
前情提要。
這兩人其中一人,曾跟你是生死兄弟。
早些年不僅救過你一命,甚至後來得知你在別處另起了一處草臺勢力,不惜拋棄現有的高官厚祿,也要不遠萬里的前來投奔你,給你幫忙打下手。
而另一人,雖然此前跟你沒那麼深的感情。
但因為你早些年闖下的名聲在外,所以他很佩服你的為人,即便你現在一無所有,也還是願意散盡家財,帶著麾下的弟兄跟你一起幹,把你送上一把手的位置。
......
那麼請問,就是這種情況下。
當雙方利益發生分歧時,你應該選擇幫誰呢?
幫岐山?
那對燕水來說是不是有點忘恩負義了......
幫燕水?
那會不會讓岐山那邊感到一陣心寒啊......
路蒼瀾不知道。
所以他很頭疼。
因為無論下場幫哪一邊,都會讓另一邊覺得偏心眼。
壓根不合適!
那麼一個都不幫,裝看不見行不行呢?
呵呵,你當這埋的是雜草呢?
說看不見就看不見。
這埋的可是雷!!
現在發現了不挖出來,將來雷越長越大,爆炸之後就是粉身碎骨的結局!
路蒼瀾疲憊之間,也是終於懂了。
為何堂堂大寧,能夠稱霸亂世百年,卻始終未曾有機會能徹底完成一統?
因為就連自己這個剛剛起步的“初創之國”,內部就已經因利益,而開始有了不同的派系產生......
那更別提強橫了這麼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