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岐國發兵十萬是早有準備,但對於魏國來說,訊息卻不免有些突然。
所以當信兒傳回後方時,即便第一時間整軍備戰,可因為時間差的緣故,還是顯得有些匆忙。
這就導致,短時間內,毫無還手之力的魏國前線,接連被攻克了數座城池,一路被岐軍橫推到了平城。
不過萬幸
也只是推到了平城。
在丞相鄧狄的帶領下,再加上有魏翎從旁的協助,數萬魏軍終究是以平城為基點,暫時站穩了腳跟。
而時至今日,岐魏交戰已有數月了。
就連相峙,也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而這段期間,雙方之間雖沒什麼大戰,但小戰卻是不斷。
不過都沒討得什麼便宜,只能算作是試探性的進攻。
因為對於遠道而來的岐軍來說。
僅僅只是簡單交手一番,身為統帥的明陵便發現這魏國確實不同往日。
裡面有能人在!
不論是排兵佈陣,還是心思謀略,都可謂是無懈可擊。
確實沒那麼容易對付。
而對於魏國來說。
雖然是本土作戰,有地利優勢,但奈何風水輪流轉。
今日的岐軍已經強過他們太多了,他們能做的,也只有在穩中求勝。
除非岐軍內部出現重大失誤,否則絕不會主動出擊。
因為他們能贏,但輸不起。
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之間竟維持起了一絲詭異的平衡?
此刻,岐軍營帳內。
一襲青衣的明陵坐在主位上,透過帳簾,望著帳外井井有序的巡邏部隊,不禁有些出神。
身為世人眼中的『毒士』,他當然知道滅魏的步伐宜早不宜晚,拖不得。
否則大軍一旦深陷在西邊戰場上,再被南邊的東齊知道
那齊帝就算再優柔寡斷,也難保不會有什麼異動。
只是。
即便是聰慧如他,此刻望著眼前這座堅城,卻也是沒有一絲辦法。
倒不是說他攻不下來這座城。
而是因為此次岐軍出征,他要顧忌的太多
若真是毫無掣肘,那以他『毒士』之名,他能有九種方法打掉這座城!
九種!!
可偏不偏巧不巧。
臨行前,路蒼瀾再三囑託他,那些損人的陰招儘量少用。
因為他們這次是奔著滅國去的。
若是做出有損民心的事兒,難保事後不會埋下什麼隱患。
行吧。
不用毒就不用毒吧,那我還有其他辦法。
可還沒等明陵實施起來。
路蒼瀾便再次差人送來信,叮囑他此戰務必要減少部隊的損失。
因為這十萬大軍雖是透過以戰養戰打造出來的精兵。
但歸根結底還是以舊燕玄甲軍為基礎的
換句話說。
就是『燕人』居多。
若要儘快磨平『岐山黨』跟『燕水黨』兩派的矛盾,讓鹿鳴軍眾人融入進這個新集體,那首先要做的,就是讓這幫燕軍從骨子裡對岐山來的將帥產生信服!
如何信服?
當然就是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最大的功勞咯。
說著很容易,但真做起來,明陵卻著實有些繃不住了
要知道,他出來混,向來是靠兩樣東西。
一樣是『毒』。
一樣是『用兵大氣』。
所謂毒,就是對敵軍毒。
不管是什麼陰招也好,損計也罷,只要能保證己方在正面戰場上大優,那他就能用的出來。
罵名?
想罵就罵唄。
反正待功成之日,自有大儒為我辯經。
至於用兵大氣?
是指他在作戰時,並不會在乎什麼一兵一卒的損失,只會從大局角度出發。
只要能拿下戰場制勝點,那就算填進去再多人也無妨。
簡而言之,就是對敵人狠,對自己更狠!
但現在。
路蒼瀾卻當面一下禁掉了他所有擅長的手段,無異於直接斷了他一條胳膊一條腿。
這讓明陵如何不鬱悶?
心想你這讓帥印讓我掛的,還不如讓別人掛呢!
甚至當時就想抓狂,跟這傢伙拼了。
但奈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