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時任北涼大將崔澄當前,武寧公之子空會紙上談兵,導致大周西北戰線一敗塗地,甚至被南下的涼騎一路打到了蕭關。”
一旁的鐵鳴幾乎咬牙切齒的接話道:
“哼,說起那場仗我就來氣!
“當初要不是因為那個雜碎不中用,我們鹿鳴軍怎麼可能被女帝調遣,上趕著去給他擦屁股?
“我們要不去,又怎麼可能被大寧那幫人抓住機會,導致大哥他......”
鐵鳴沒再說下去。
但言語中,卻滿滿都是怨恨。
自義獅死後,他這一生,可就再也沒遇到一個,能事事擋在他前頭的兄長了。
路蒼瀾拍了拍他的肩膀,沒有多安慰什麼,只是目光掃視一圈後,沉聲說道:
“那一仗,當初正是由明先生帶領的。
“明先生從襄樊出征時,曾帶走了十萬兵馬,但離開蕭關時,卻只帶走了八萬。
“換句話說,蕭關處,其實一直有我們兩萬心腹在蟄伏。
\"以前是沒機會派上用場,但眼下,卻毫無疑問是我們破局的關鍵所在!”
他的聲音氣如洪鐘。
但在場的眾將卻全都目光遲疑。
哪怕是莽如鐵鳴,似乎也能隱隱察覺到情況有些不太對?
這倒不是說,他們質疑兩萬兵馬的事情......
畢竟,這事當初是發生在大周身上,鬧得挺大的,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
他們只是在想,這究竟是多少年前發生的事情了?
七年?
八年?
還是十年?
就算是曾經忠心,可這麼久過去了,一切也都該變了吧?
他們的王,怎麼會將破局的希望,寄託在這種虛無縹緲的事情上呢?
就在眾將在心中措辭,想要再仔細勸諫路蒼瀾好好思索一二時。
卻見帥帳尾部,一位年輕的小將先行站了出來,
膝跪地,沉聲反對道:
“大帥,如今十萬岐軍的安危皆繫於您一身,您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無數將士們的生死。
“末將......懇請大帥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