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北涼鐵騎甲天下』。
先後鼓舞的話語並不算多麼熱忱。
但它卻讓徐熾心中燃起一抹久違的熱血,不由得咧嘴笑了笑:
“是這個理。
“老子還就不信了,當年他路蒼瀾一人能幹翻老子,今日還能一人再幹翻咱們三個?
“這俗話說的好,三個臭皮匠還頂個諸葛亮呢!”
李秀衣聞言,光潔的額頭頓時冒出一陣黑線。
姜年也不禁扶額,面露無奈。
似乎都被徐熾這般『沒文化』的比喻給打敗了。
怪不得北涼以武立國呢,這文治方面就是跟不上哈......
大體的事宜商量的差不多了,剩下的,無非也就是一些小細節了。
之後會盟的幾天,三家先後就這些瑣事再進行了一一協對。
直到確定好諸般具體事宜後,這才先後離開了龍門。
而臨走前,準備翻身上馬的徐熾再次回過頭來,看著相送的姜年,出聲問道:
“大寧這次真的只打算把勝負壓在聯軍一處?”
姜年不置可否,反問道:
“什麼意思?”
徐熾出言解釋道:
“這些天我仔細想了想。
“那姓路的手底下沒什麼會善水戰的將軍,但他卻還是讓驍狼陪鎮金陵多年。
“這說明,他打從骨子裡,就對你口中的那位謀士壓根不信任,對吧?
“那眼下既然岐軍將兵調動,劍鋒直指關中,想必金陵那邊,應該一時間也是顧不上了
“你說,有沒有機會,像當初姓路那小子策反吳國一樣,你大寧再把那謀士策反過來呢?”
姜年聞言,撇了撇嘴:
“你以為這件事我們內部朝堂沒想過嗎?可壓根就不可能!”
徐熾有些驚訝:
“這是為什麼?”
如果一個人對你百般信任,願意將身家性命都託付給你,那你說『士為知己者死』便也就罷了......
可這岐王卻已經擺明了,壓根就不信他。 那為什麼還沒機會策反呢?
卻只見姜年語氣幽幽的說道:
“難道你不知道這種世上有一種產物叫『政治聯姻』嗎?”
“你是說......”
“沒錯,就在賀遊交付金印的那一天,那謀士的唯一親人,自小拉扯他長大的親姐姐,就已經被岐王收入後宮,納為嬪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