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輕騎六千,重騎三千,加起來共計四萬左右。”
隨後,他又扭頭看向一旁的李秀衣,微笑問道:
“那繡衣侯呢?此番聯軍不知大周打算出多少啊?
“我可得事先提醒一句,這次是幫你們大周守地盤,你們錦繡軍可不能藏私啊?
“啊哈哈哈。”
半開玩笑卻夾雜著認真的態度。
李秀衣抬起頭來,看了他一眼,沉吟道:
“我們大周如今勢力不比從前,沒那麼財大氣粗。
“我麾下錦繡軍鼎盛時,也不過六萬甲,這已經是我們能拿出來的全部兵力了。”
“才六萬人?”
姜年挑了挑眉,顯然有些詫異。
這數字......可是連北涼都不如啊。
北涼就算總兵力只有七八萬,可這七八萬人卻基本全都是由騎軍構成,戰力豈可與尋常步卒相較?
錦繡軍雖是承襲鹿鳴軍,改建而來,但據守潼關多年,騎軍作戰早就不是他們所 擅長的了。
這種情況下,卻仍只能掏出來區區六萬人......
如今的大周,竟已經衰敗成這副模樣了嗎?
姜年心中暗暗咂舌。
不過這還不是最令他吃驚的。
更令他感到震驚的是,這位繡衣侯竟然就是單憑這區區六萬甲,就能曾在潼關前攔住他們大寧十幾萬大軍?
就算是依據地理優勢。
但你也要知道彼時大周要面對的動亂可不止是潼關一處啊!
更有漢中!
有川府楊賊在虎視眈眈!
換句話說。
這區區六萬人,李秀衣甚至還得專門分出來一部分駐紮在漢中,防止川府趁潼關之亂北上取地。
就這種飽受兩面夾擊的局面,是不是很眼熟?
那不妥妥拿的是昔日東齊的劇本嗎?
可即便是強如東齊,如今都已經落得個亡國毀廟的下場了。
但只剩一口氣的大周卻仍能咬牙堅持。
同劇不同命。
這一切的功勞,都全得歸功於眼前的這位繡衣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