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利益條件交換。
隨便不管誰坐上她的位置以,都能再來掠奪南洲的資源。
因為沒有比她還難啃的骨頭。
羅起已經駐紮在前線,很長時間。
明漪這次回來先把一批武器要運入境。
之前因為南洲的交通和電網體系不夠發達,再加上部分資源的缺乏需要依靠進口。
所以很多可以用於實戰的武器沒有在第一時間運進來。
之前在京城的人手不是直接過境進入南洲,而是分散開來在相鄰的國家待命。
明漪讓離南洲近的人把武器送進來,然後又送到前線。
內亂其實最嚴重的是輿論導向。
這幾年他們把南洲的各方面都建設的很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再加上接入國際軌道以後,南洲居民對於各方面吸收來的政治資訊量也大大提升,難免出現被鼓動的時候。
這要是前兩年,直接火力壓制。
這兩年慢慢的開始走文明社會體系建設,這麼做只會適得其反。
國民教化這是一條很長的路,南洲現在就像一個住在深山老林裡的族群,突然跨越進超現代社會,湧進來的思想是最前端且沒有根基的,更別提什麼凝聚力團結力,所以人心容易動搖。
最好的辦法就是形成一套自己的教育體系和思想理念模板。
最好再塑造一個信仰。
倘若只是求進,再大的變革和輿論都無所謂,但現在體系已成,求穩難免需要一些手段。
即使有時候這手段看起來不那麼貼合時代性,甚至是有些後退的。
但確實是好用的。
這世界上有那麼多國家有經驗可以借鑑。
所以邊境雖然沒有戰事了,但以後這場仗恐怕還要打個十幾年。
,!
內憂要慢慢磨。
外患確是刻不容緩。
南洲因為部分資源缺乏所以和北非某個國家達成了置換。
對方的腳下是世界上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地方。
但他們一沒科技二沒武器研發三沒稀有元素,和其他大的國家合作就只有被剝削和壓制的命,所以和南洲簽了協議。
他們進口對方的銅,鈾,li,等各種礦產,然後又出口南洲有的其他礦石……
結果現在對方單方面撕毀協議,還扣押了他們留在那邊的外遣團隊,不僅如此,又扣押了之前派過去研發武器的研發團隊,接著吞了他們今年的出口份額。
估計是在知道蘇子珊受傷以後,才做出這種舉動,以為南洲的沒人主事了。
甚至都不伺機觀望一下,迫不及待的做出這種小人得志,過河拆橋的舉動。
外交團隊已經過去交涉了,也被他們扣了。
明漪找了聯邦共和的主席,在國際上大力的譴責他們這種行為。
轉頭把合作全部都撤銷,退而求其次是把之前的合作都轉向他們的鄰國有著相同資源卻更加安穩守信的另一個國家。
這兩個地方在歷史上是一個國家,後來因為割據分裂了,雖為鄰國卻向來水火不容。
對方的礦產資源不夠豐富,所以明漪當時沒有選擇他們。
這次她把給違約國的條件和利益又往上抬了三成,帶著極大的誠意與對方合作。
兩方還沒有談攏,正在觀望階段。
結果先前違約國沉不住氣了,覺得鄰國做事不厚道,搶了他們原本的南洲合作,又不敢跨越大洋直接攻打南洲,所以就把炮火對準了自己的鄰國。
接著兩個國家就打起來了。
第二天,國際會議上就有人說南洲蓄意挑起戰爭。
然後明漪趁亂來了一趟北非,把被扣留的團隊都帶了回去。
事後她留在了戰場上。
北非的兩個國家中間隔著一個巨大的無人之境。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一邊還算得上國泰民安,另一邊卻民不聊生。
這地方他十年前來過,沒想到十年之後反倒更加糟糕了。
一個擁有著全世界最豐富礦產資源的國家,為什麼會是這副樣子,相比之下與之相近的阿拉伯石油國家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不過南洲離北非實在太遠。
合作的國家之所以違約無非就是被周圍這幾個富國挑動的。
現在好了打起仗來,最受罪的就是他們周邊的國家。
況且戰爭一起,資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