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宋軍,在一場大雨的掩護下,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反擊。
雖然無法改變雙方的局勢,不過至少向徐王釋放出強烈的資訊。
想要擊垮宋國,沒那麼容易!
徐王靠前指揮,很快就得到前方的戰報。
虛張聲勢!
是徐王的判斷。
如今徐國兩線作戰,徐王並未表現出焦慮的情緒。
事實上,除了攻擊宋國和防禦越國的軍隊,徐王的手中還握有十幾萬精銳。
這十幾萬精銳,被徐王放在離西原最近的地方。
一旦京城有變,他們會以最快的速度,殺向京城。
宋軍的行動,並未打亂徐軍的節奏,步步為營,依舊是他們的戰略方針。
派往佔領城池的官員,已經在熱火朝天地安排春耕。
至於徐國的輿圖,也已經悄然改版。
京城!
杜公公親自趕往東宮,向太子致謝。
太子笑著請他不必客氣。
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可沒辦法長久的維持良好的關係。
送走杜公公,太子又收穫到太子妃的感謝。
自然是因為太子對陳國的暗中相助。
為了前陳國郡主的幸福,世子將太子的支援,向太子妃如實告知。
太子妃雖然從未顯露對陳國的擔憂,甚至還會站在太子的立場對陳國展開批判,可太子哪能不知藏在她心底的憂慮?
在一眾太監宮女的彎腰低頭中,太子索要了一個香吻作為獎勵。
第二日!
朝會!
太子的目光快速從諸位大佬的臉上掃過,沒發現任何端倪。
一群老狐狸,早已修煉成精!
今日的議題中,除了各省人事的調整,以及春耕的落實。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梁陳二國的爭端。
這個議題,內閣已提前告知內務府,劉總管在向皇帝稟報的同時,也派人前往東宮向太子稟告。
自從朝廷逐漸強勢,這還是第一次在朝會上討論諸侯的紛爭。
太子關心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聽上一會,太子倍感欣慰。
沒有晦澀的措辭,沒有隱晦的表達看,取而代之的,是直截了當的闡述自己的觀點。
皇帝和太子不打算翻舊賬,讓他們徹底放下心來,同時對皇室也有了幾分真心的擁護。
由於議題的原因,大佬們分成了兩派。
不過太子聽得出來,無論他們是在支援梁國,還是支援陳國,大多數人的出發點,都還是在維護帝國的利益。
等到高尚書侃侃而談,希望用梁國來打擊陳國時,太子微微一笑。
這傢伙,可是收了陳國世子兩萬兩白銀。
兩派相持不下,杜學士恭請皇帝聖裁。
確保邊界的安寧,保證邊界的百姓能正常勞作,是皇帝的決斷。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維持現狀。
退朝!
太子最後出殿,幾位王爺在空曠的廣場上等候。
春日暖陽,總會讓人感到十分愜意。
“恐怕陳國的世子要失望了!”
行完禮後,安親王率先開口。
不知為何,這位老親王今日出現在朝堂之上。
“他有沒有往你的府上送禮?”太子面帶微笑。
“送了五千,也就是意思意思。”
安親王沒有遮掩,說得極為直白。
五千?
只是希望這位議政王能在朝堂上保持沉默。
太子看向其餘幾位,幾人皆是笑著衝太子點頭。
“幾十萬送出去,換來這麼個結果,可見正義並不一定會被金錢擊敗。”太子點評了兩句。
眾人衝太子拱手,紛紛拍起了馬屁。
寒暄一陣,太子同鄭親王約好去背嵬軍的時間,諸位王爺便紛紛告辭。
只有安親王還站在太子身旁。
“堂叔在內務府做得不錯,你就放心吧。”
一邊說,太子一邊朝自己的銅輦走去。
他口中的堂叔,指的是安親王府的世子,趙方純。
“臣不是為了那個不成器的傢伙。”
安親王跟在太子身後,嘿嘿一笑。
對安親王的措辭,太子暗地裡覺得有些好笑。
趙方純將內務府龐大的產業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