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高原上的冰雪開始消融!
同太子合作的大都督派人前往甘泉,與詹事府的劉昌商議,想要購買更多的糧食。
賣的越多,賺的越多!
劉昌自然是滿口應下。
不但應下,還同意大都督用犛牛和戰馬抵賬。
使者大喜,悄悄給劉昌送上了一份厚禮。
誰說高原人不懂得變通?
劉昌順手就將這份價值數千兩的厚禮充公。
如今的劉昌,已經被韓親王府排斥在外,緊緊跟上太子的步伐,是他唯一的選擇。
太子除了替他還債,還送給他一座內城的府邸。春節過後,又命人送來了外城幾間鋪面的房契和京郊千畝良田的地契。
京郊的良田,很少在市面上流通,許多時候,就算用雙倍的價錢也不一定能買到。
沒了後顧之憂,劉昌怎會讓這些阿堵物來毀掉自己的前程。
剛到甘泉的劉昌,除了接待大都督的使者,還送走了一批前往高原傳教的僧人。
在那些僧人的隨從裡面,劉昌察覺到錦衣衛的身影。
清淨寺的住持是睿智的,能讓他不惜代價的派人前往高原傳教,是因為高原人對宗教的虔誠。
如果自己的教派能夠在高原上廣泛的傳播,清淨寺的住持認為,這已經流傳了千年的教義,將會永遠的流傳下去。
迎來送往,籌備衙門,外加準備收取贖金,劉昌已是忙得暈頭轉向。
不過偶有閒暇,他還是會望向東方,目光中充滿了深深的憂慮。
韓親王府,在作死的路上,已經越走越遠。
沈親王雖然不再鼓動韓親王,不過搭上敦郡王的韓親王,並未將太子的警告放在心上,反而在勳貴中間愈發的高調。
對這種降智的行為,太子給予了相當程度的鄙視!
這麼幾年,終於碰到了一對蠢貨!
太子在心中默默的感嘆。
蠢歸蠢,該救的還是得救,就在趙琮量接連與韓親王府的公子起衝突後,禮親王終於出面,請韓親王在城東飲酒作樂。
“本王的兒子,到底何處得罪了你們韓親王府?”
禮親王是皇帝的胞弟,如果不是顧及輩分,宗室裡還沒有能讓他收斂的王爺。
“每次可都是世子佔了便宜!”
面對強勢的禮親王,韓親王顯得有些無奈。
“琮量是世子,你家的都是你那些什麼亂七八糟的兒子。每次衝突,琮量的名聲都會收到損害,你還敢說是我的兒子佔了便宜?”禮親王的措辭極不客氣。
雙方不歡而散!
敦郡王出面調解。
還是在同一處歡場,敦郡王苦口婆心,希望雙方能以和為貴。
看在敦郡王的面上,禮親王勉強接受了韓親王的致歉。
不過臨走時,禮親王還是表示京城臥虎藏龍,韓親王府的那些公子,能在府裡待著,最好就不要出門。
韓親王勉強擠出個笑臉,謝過禮親王的提醒。
大棒加甜棗,效果更佳!
太子前往詹事府議事時,偶遇韓親王。
韓親王避道!
聽說是韓親王,太子推開車門,扶著金暢的手臂下車。
韓親王聽到隨從稟報,急忙從馬車上滾下,快步上前。
寒暄過後,太子問韓親王去往何處。
“臣前往敦郡王府赴宴!”韓親王如實回話。
太子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轉身,太子正準備上車,突然又停了下來。
“昨日與平郡王聊天,聽說以後會對襲爵的制度做出改動。”
緩緩轉身,太子彷彿突然想起。
沒有哪位勳爵不關心襲爵,韓親王衝太子拱手,請求他說得更詳細一些。
“以後襲爵,會看中勳貴子弟的表現,而不是完全按照舊制。”
“就拿你韓親王府舉例,按照舊制,你的那些兒子,除了世子,最多也就是能封到侯爵。”
“按照新的規則,如果表現卓越,就可以封到公爵。”
“換句話說,如果你家的世子表現足夠出色,將來說不定韓親王府,還是韓親王府。”
說完後,太子沒有再做停留,轉身上車離去。
韓親王的心中震撼不已,彎腰恭送!
上車後,太子推開車窗,將韓親王喚到車旁。
“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