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嚴黨受死!(1 / 4)

自隋朝開始挖掘建設的南北運河。

似乎是造成隋王朝滅亡的因素之一。

但在隋王朝之後,卻有一個事實,那便是此後的歷朝歷代無不繼續對這條南北運河進行不斷的修繕和拓展。

只不過直到如今。

這條運河其實也並不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那樣,真正的完全溝通南北運輸的。

一年裡,近乎是半數的時間,這條運河都會因為水流量的問題而無法承擔起運輸的作用。

就比如如今正月裡,因為尚未開春,南北也沒有大的降雨,運河河道水流量降低,便會導致船運停擺。

不過。

事情永遠都是兩面性的。

就比如現在,雖然尋常人無法使用運河。

但並不妨礙南下江南的嚴紹庭乘坐官船通行在運河上。

除了兩岸的縴夫透過一根根連線到官船上的繩索,拉動著官船為其提供前進的動力外。

這幾百年來,官府也在運河上修建了一段又一段的水閘。

透過這些閘口,在一定意義上就能做到人為的調整河道水流量。

誠然,數千裡的運河並不是一路暢通無阻,水流不斷,而是因地制宜的建有一座座用來調配水流的閘口組成一整個運河漕運體系。

立著王命旗牌的官船上。

船首甲板。

嚴紹庭脫下了厚重的大氅,背手俯瞰前方。

雖然尚未開春,可沿著運河越往南走,氣溫也在不斷的升高。

河道里的水深也比北方要深一些,但還沒有達到春夏時的最深深度。

也正是因此。

此刻在船首兩側,數根粗大的繩索被繃緊,最終落在兩岸那上百名身無肥肉,全是筋肉的縴夫肩背上。

這些縴夫半數是運河水驛和地方府縣徵發的力役,半數是運河上那數不盡的漕幫僱傭而來。

一條運河。

從南到北,上上下下養活了近百萬人,漕運亦有錢漕之稱,便成了百萬衣食所繫之事。

嚴紹庭目光平靜的看著縴夫們只穿著暴露雙臂的半臂對襟馬褂,腳上踩著草鞋,肩膀上墊著一塊厚實而又破舊的麻布,牽引官船的繩索深深的陷在麻布裡。

這條千年的運河,只是解決了中原南北運輸的問題,卻並沒有解決百姓生計之事。

心中泛起複雜的情緒。

嚴紹庭便聽到身後有腳步聲傳來。

“前面就是馬頭鎮了,東南側二十里地便是淮安府所在,西邊是存蓄淮水的洪澤湖。”

“按照路程,咱們今天就在馬頭鎮那邊歇息,明日繼續啟程,過淮安府城不停。一路南下,自揚州府江都城外河道進入長江,最後沿江而上就能到南京城外的外金川門碼頭了。”

說話的是錦衣衛北鎮撫司千戶官朱七。

他停在了嚴紹庭身後半步位置,順著對方的視線看向岸邊的縴夫們。

嚴紹庭嗯了聲:“此去南京還要幾日?”

“快了,三日後便能進南京城。”

朱七回了一句,心中默默的想著別的事情。

這一趟南下,錦衣衛是被皇上點了名的,要派人隨同嚴紹庭一起南下南京城。

雖然南京那邊也有錦衣衛留守,但似乎對於皇上而言,南京錦衣衛並不被信任,所以才有了他帶人隨同嚴紹庭一起南下。

目的只有一個。

順勢接管南京錦衣衛,並在往後配合嚴紹庭做事。

而嚴紹庭聽到還有三日才能到南京,也只是淡淡一笑。

到底還是因為時節的原因,運河比之平日難走了些。

若是放在豐水期,由運河從北到南最多隻需要二十日的時間,但現在自己才走到淮安府,就已經花了二十多天。

運河應該還有改進的地方。

不過嚴紹庭卻是皺起了眉頭。

雖然他並不瞭解水利工程,更不懂如何修繕運河,但他卻知道當下這條運河並不是獨立存在,還和黃河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就說如今視線裡,西南邊那被稱之為洪澤湖的一望無際的水面,在暴雨時節就會成為淮水和黃河這兩條大河下游的蓄洪區。

並且黃河氾濫的河水,也屢屢衝擊運河。

治河。

這就是一個龐大而又複雜的命題。

自己可以給大明弄來數不盡的錢糧,但也沒辦法靠自己將這數千年一直困擾在中原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