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裕王朱載坖的抉擇(2 / 3)

容置疑的一揮手臂,目光嚴肅的看向兩人:“嚴師傅、徐先生,我意已決,絕不更改。不論是大明的裕王,還是昌平的山長,我皆有不退之由。”

嚴紹庭面色愈發擔憂:“可是殿下安危……”

朱載坖笑著搖了搖頭:“本王相信即便賊子來犯,我昌平依舊能固若金湯,擊退一切來犯之敵!”

見朱載坖竟然是這般意志堅定。

嚴紹庭和徐渭不由的對視了一眼,兩人都看出了對方心中的驚歎和詫異。

誰能想到。

這位裕王爺,竟然還能有這等臨危不懼的一面。

倒也算是個人物了。

見兩人不再勸說,朱載坖哈哈一笑,張開雙臂向著面前的校場上走出幾步。

他在嚴紹庭和徐渭的注視下,甚至還轉了兩圈。

而後便滿臉自信的開了口。

“當下之昌平,我亦親身經歷許久。”

“百姓和睦而團結,自治安司始上下一心,共同奮鬥。”

“民壯隊雖只有六百好漢,卻終日操練,並不輸於鎮遠侯顧寰之下京營將士,乃至亦可與邊軍旗鼓相當。”

越往後說,朱載坖面色愈發漲紅。

他甚至是伸手拍了拍胸膛:“且治安司還另有六千預備隊,皆是好手。昌平上下一心,不論主官還是小吏且有共進退之心,且兵馬強盛。”

說到這,朱載坖微微一笑。

“依我之見,即便這一次關外賊子當真能越長城而入,也不過區區兵馬。”

“而我昌平卻是以守為攻,軍馬齊備。”

“以不變應萬變。”

“此乃優勢在我!”

朱山長前面的話,倒是深入嚴紹庭之心。

正是因為昌平上下一心,百姓也必然能共進退,所以他才會想著帶領昌平共同抵禦蒙古人來犯。

若是缺少任何一點,他鐵定不會再說什麼主官有守土之責,而是麻溜的帶著人提桶跑路。

但朱載坖最後一句話,卻差點讓嚴紹庭被忍住,想要上前捂住對方的嘴,讓這句話重新塞回去。

這話也是能亂說的?

正當嚴紹庭思量著那句優勢在我會不會給昌平帶來什麼壞影響的時候,徐渭卻被朱載坖給說服了。

他不禁拱手作揖:“王爺赤誠之心,欲與昌平百姓共進退,此誠當天地可鑑。只是王爺終究關係社稷,今日宣府急情入京,恐怕天明之後朝廷便會派人前來迎護王爺回城。”

這是必然的。

朝廷裡就算都是一幫貪生怕死之輩,但誰敢放任裕王留在城外?

還是直面居庸關的昌平!

嚴紹庭亦是目光一閃,看向了朱載坖。

只要朝廷派人來接這位,那他不走也得走。

朱載坖卻是忽然呵呵一笑,面露深意:“嚴師傅、徐先生大可放心,我亦知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有所不受的道理。若是明早京中來人,我亦絕不回城。”

說完後,朱載坖更是樂呵呵的笑了起來。

他目光閃爍:“到時候京中必然是派遣將士前來,本王不回城,還要將這些人都留下來,與我昌平兒郎一同抵禦賊子!”

嚴紹庭愈發無奈,最終也只能是再與徐渭對視了一眼。

眼前這位裕王爺這是打定了主意要留在昌平。

他甚至還想到了明日城中會來人迎他回城,而他卻已經將主意都打到了這些人身上。

朱載坖見兩人不說話,便走上前自顧自道:“二位乃是昌平主副官,怕是後面要有諸多事宜忙碌,不必擔憂,我自今夜便留在治安司。”

說完後,他當真是邁著腳步走進了治安司的衙門裡。

望了眼朱載坖的背影,嚴紹庭轉頭看向徐渭,無奈一嘆:“眼下只能盼著朝廷能派個得力的人過來,將這位給強行帶回京中了。”

徐渭亦是無可奈何。

嘆息著搖著頭。

目光幽幽的看向黑暗之中北京城的方向。

而在此刻的北京城裡。

因為白日裡宣府急情來報,皇城大內並各部司衙門,直到現在也是燈火通明。

朝堂百官,哪一個也未曾下衙回家。

當下情況不明,朝廷里人人都懸著一顆心,雖然不少衙門與軍國之事並無關聯,但如今這個局面誰也不敢私自回家。

內閣。

茶水已經是送了一遍又一遍進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