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控制世界的經濟學(3 / 3)

張居正心中驚訝之餘,對嚴紹庭的評價正在無限的拔高。

這一刻。

在張居正心中,嚴紹庭真正有了謀國之能,是能在日後入閣拜相,與自己一同將大明治理成一個萬世盛世的人。

有了張居正為自己的話站臺。

嚴紹庭心中鬆了一口氣,還算老張是有點眼光的。

他則是重新抬頭看向老道長:“陛下,臣之所以在昌平書院開設百業,其實也是為了激勵百姓子弟,能多學技藝,能在往後為我朝帶來更多的新事物、新的商品,可以用這些貨物去席捲海外諸國。”

張居正這一刻已經忘了變法革新和自己要不要離開京師的事情了。

他雙手緊緊抱拳:“皇上,臣以為朝廷當降下旨意昭告天下,凡是新生之物,皆可得朝廷激勵。若能有造出新物之人,便可賞以財帛,而一旦這些新物能大肆生產售往海外,更可朝廷降旨褒獎!”

張居正目光閃爍,雖然大明當下的貨物很多,但只有大明能生產的東西更多,才能更好的控制海外諸國。

他甚至是開始微微有些激動道:“一旦有朝一日,海外諸國凡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醬醋茶皆需仰仗我朝售賣,則我朝王道便可宣威天下,也必將真正達萬國來朝,陛下即為天下共主!”

這話一出。

道臺上,原本還在思考著嚴紹庭今日所說的這個能控制天下的流通之法的嘉靖,不由的心中猛的一顫。

萬國來朝。

天下共主!

這可是遠超開疆拓土文治武功的大功績啊。

前唐太宗李世民,為何會成為後世君王之典範,那個天可汗的頭銜加成可是不少。

嚴紹庭不由側目看了一眼張居正。

沒想到,老張竟然也能生出這等大的抱負來。

他立馬又笑著說道:“其實,若是我朝操辦得當,關外之事也能遵循此法,使關外蒙古人、遼人皆為我朝所用,永遠離不開我朝,而需依附於我朝羽翼之下。”

其實過些年的隆慶合議,也就是這個路子。

當下遼東局勢在大多數時候處於穩定狀態,也是因為這個道理,因為朝廷一直在給關外的部族發放通商的文牒。

沒有人是真的願意將腦袋懸在腰上,和大明作對的。

當然。

嚴紹庭也清楚,自己說的這句話是將大明內部的問題給遮蔽掉了的。

而不得不承認的一件事。

邊疆地區,很多時候那些掌握軍政權力的人,都在幹著養寇自重的髒事。

其實這個道理很容易就弄明白。

若是邊關終日無事,年年太平。

朝廷又如何會心甘情願的撥付那海量的錢糧?

這裡。

嚴紹庭就不得不點名遼東的某人了。

雖然前期確實有功於朝廷,但後期卻漸漸狂妄自大,最後將養寇自重這事給玩脫了。

最後的結局就是。

大明在遼東徹底失去控制,進而因為韃子入關的事情。

其實一開始朝廷在遼東,充當的都是裁判的角色,平衡各部各方的紛爭,與各方保持友好的關係,雙方通商。

只是某些人啊……

呵忒!

嚴紹庭不由在心裡唾棄了一嘴。

不過話分兩說。

萬壽宮內殿。

嚴紹庭望向老道長,語氣真誠道:“陛下,此事若是辦成,決不只是開疆拓土之功可以比擬,一旦做成則萬國皆需仰仗我朝。一國興榮皆在陛下一言之下而定!”

道臺上。

嘉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

他的目光閃爍不定的看向嚴紹庭和張居正。

在他看來。

這兩人算是朝廷裡難得的能幹之臣,卻都年紀輕輕,完全可以在朝中幹上幾十年。

他當即沉聲開口:“此事,當真能成?”

“朕能期待有朝一日,看到萬邦來朝。”

嚴紹庭眉頭一挑。

瞟了老道長一眼。

這個不要臉的!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