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明朝的官員們,怕不怕皇帝?
大概是不怕的。
但大明朝的官員們,怕不怕死?
是個人就怕!
所有人都知道,到午門前搞事,是最容易成就個人名聲、官聲的途徑。
但大明朝的官員們也清楚,這也是最具有風險的事情。
因為鬧不好,皇帝真的是會發飆殺人的。
一陣風,在午門前的吹過。
今日靜坐的官員們,望著那幾輛馬車上黑漆漆的大木箱子,不由的縮了縮腦袋。
這玩意,該不會是等下裝咱們腦袋的吧?
嚴紹庭卻是心有所感,連忙轉身,不由分說的將嚴世蕃從靜坐官員邊上拉走。
卻偏偏就是嚴紹庭這樣的一個動作。
更加堅定了在場靜坐討薪官員們心中的猜測。
完了!
皇帝肯定是要下旨砍他們腦袋的!
“呂公公!我等今日非是衝撞陛下,只是要與內閣討回我等應有之俸祿!”
“呂公公啊!您是陛下身邊的貼己,萬望呂公公明鑑,我大明朝出了大大的奸臣,阻塞上下,壓榨百官啊。”
“這奸臣,是徐階!是高拱!”
“還請呂公公為我等做主哇。”
“……”
慘遭文官背刺的徐階、高拱二人,眼都看直了,看傻了。
這幫混賬玩意,當真是什麼話都能從那張狗嘴裡說出口來。
嚴世蕃亦是準備與他的‘同僚"們站在一起,但卻被嚴紹庭死死的拉住。
“您稍安勿躁,等下就看明白了!”
嚴紹庭不得不出口安撫。
這個時候,可不是屬於他嚴世蕃裝逼的時候了。
呂芳站在午門前,面朝靜坐的百官,拱手朝拜西苑方向。
這位執掌內廷二十四衙門,身為司禮監掌印的大太監,正氣凜然,若不是無須面白,倒是要讓人覺得這是帝國的赫赫大將。
只聽呂芳中氣十足的朗聲開口道:“奉陛下口諭旨意。”
雖然午門前百官靜坐。
但聽到這話,卻是紛紛端正身子。
“朕聞前朝大小臣工,近年無有官俸,詫感無查,憂諸臣工宅曾有米否。”
只一句話,道長便先將自己從大明朝拖欠官員俸祿的事情裡抽了出來。
隨後呂芳繼續說道:“國庫時艱,臣工勉力,朕心甚悅,卻難使臣工忍飢寒束腹。
著內廷停辦今歲聖壽節,著內帑內府庫,調俸銀三月,撥付外朝臣工,以維時局。
敕戶部有官,罰三月俸,此年補發所欠官俸,不得有誤。”
三段話說完,呂芳大手一揮。
跟隨他出來的內廷小太監們,便爬到那一輛輛大車上,將那一隻只大木箱子透過滑槽落在地上。
而後幾人合力,將大木箱子推倒。
嘩啦啦一陣叮噹聲。
滿地都是那雪白的銀子,反射著陽光,模糊了所有人的雙眼。
而後便有司禮監的太監拿出一份賬本,開始挨個點名,何部何司官員,三月官俸幾何銀兩,著上前領了銀子簽字畫押散去。
嚴紹庭臉上露出一抹了然的笑容。
誰人說道長就當真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了。
在京百官三個月的官俸,不過數萬白銀而已。
現在手拿內帑貳百八十萬兩白銀的道長,只需要稍稍張開一下手指縫,就能撒出來這些銀子。
今天全場消費,朱道長包了!
而更重要的是,當今天內閣輔臣徐階、高拱兩人被罵的狗血噴頭的時候。
道長來這麼一手,可謂是賺足了人心。
聽聽皇帝的口諭是怎麼說的。
皇帝不知道朝廷拖欠官俸的事情,很震驚,也很佩服官員們的工作態度,為了讓大夥都不會餓肚子,皇帝老爺今年的生日不辦了,內帑拿出京官三個月的官俸銀子,讓大夥解解暫時的困難。
最後,皇帝還將矛頭轉向了戶部。
甭管天天沉迷修道的皇帝,已經有多久沒有過生日了。
今天午門前,該發的官俸發了,該罰的戶部也罰了。
皇帝自然是依舊的聖明,依舊的仁君。
果不其然。
當那一箱箱的銀子撒在地上,靜坐的百官們,立時就是陛下英明聖武,體恤百官。
壞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