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亮平在追蹤線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每一個新發現都像是拼圖的碎片,他試圖拼湊出那家國外公司與科研所合作的全貌。
陽光從百葉窗的縫隙中射進辦公室,在地面上形成一道道光影,塵埃在光線中浮動,彷彿也在等待著真相的揭曉。
他再次深入研究那些從科研所和國際刑警組織獲取的資料,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與國外公司相關人員的訪談記錄、往來的郵件內容、合作專案中的每一次會議紀要,都被他反覆檢視。
隨著調查的深入,一些之前被忽略的資訊逐漸浮現出來。
在對合作專案的資金流向進行詳細梳理時,侯亮平發現每一筆款項都有清晰的記錄和合法的用途。
從國外公司投入的研發資金,到科研所購買裝置、支付科研人員報酬等支出,一切都井然有序。
那些看似可疑的實驗資料保密要求,在進一步詢問科研人員後,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原來是因為該專案涉及到一些尚未公開的理論模型,如果過早洩露可能會被競爭對手搶先發表研究成果,這在科研界是一種常見的自我保護措施。
侯亮平還聯絡了國外一些知名的科研機構,詢問他們對這家公司的看法。
得到的反饋大多是正面的,這家公司在國際科研合作領域一直有著良好的聲譽,經常參與各種跨國學術交流和聯合研究專案。
他們與科研所的合作在國際科研圈也並非秘密,不少同行都對這個專案有所耳聞,並且認為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學術探索。
一次視訊會議中,侯亮平與國外公司的一位高層負責人交談。
對方詳細介紹了他們參與合作的初衷和過程,眼中滿是對科研的熱情:“我們一直致力於微觀物理領域的研究,當得知孫連城教授在皮姆粒子相關研究方向有獨特的見解和進展時,我們希望能透過合作,共同推動這個領域的發展。我們提供的裝置和技術,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這個目標,沒有任何其他不良企圖。”
對方誠懇的態度和清晰的闡述,讓侯亮平心中的疑慮逐漸消散。
在一個安靜的夜晚,侯亮平獨自坐在辦公室裡,周圍堆滿了檔案。
他望著窗外的城市夜景,霓虹燈閃爍,車水馬龍。
他開始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調查過程,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難道我真的錯怪孫連城了?”
他眉頭緊鎖,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孫連城在科研所忙碌的身影和對科研的執著。
他意識到自己之前對孫連城的判斷可能過於主觀,僅僅因為一些表面的線索就懷疑他有違法問題,卻沒有深入去了解科研專案本身的複雜性和正當性。
他重新審視科研所的科研專案,從皮姆粒子研究的立項、研究過程到目前的成果,每一個環節都體現了科研人員們的辛勤付出和對科學真理的追求。
那些複雜的理論研究、艱難的實驗過程,以及面對重重困難時的堅韌不拔,都讓他對這個科研專案有了全新的認識。
他不再把它看作是一個可能隱藏腐敗的物件,而是一項偉大的科學探索,有可能為人類帶來巨大福祉。
侯亮平知道,自己需要向孫連城道歉。他決定第二天就去科研所,把自己的調查結果告訴孫連城,併為自己之前的魯莽行為表示歉意。
此時,月光灑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像是為這座城市披上了一層銀色的紗衣,也似乎在為侯亮平即將做出的正確決定而欣慰。
科研所的秘密在他眼中逐漸清晰,那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科學世界,值得他去尊重和保護。
科研所內,燈光如晝,照亮了每一個忙碌的身影。
各種儀器裝置發出輕微的嗡嗡聲,彷彿是一首為科研而奏響的交響曲。
科研人員們像往常一樣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地工作著,眼睛緊緊盯著螢幕和儀器,不放過任何一絲細微的變化。
在實驗室的核心區域,那臺巨大的皮姆粒子實驗裝置周圍,氣氛更是凝重到了極點。
孫連城和幾位核心科研人員圍在控制檯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顯示屏上跳動的資料。
長時間的實驗和無數次的失敗,讓大家的神經都像緊繃的弦。
突然,一個年輕的科研人員激動地喊了起來:“有訊號了!”
他的聲音因為興奮而有些顫抖,打破了實驗室裡令人窒息的寂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顯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