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一個問題都是我們前進的階梯(1 / 3)

皮姆粒子研究的訊息在科研所內持續發酵,如同燎原之火點燃了每一位科研人員心中的鬥志。

孫連城深知,如此宏大且艱難的研究課題,需要一支精銳且協作無間的攻堅團隊。

在科研所的大會議室裡,陽光透過巨大的落地窗灑在地面,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孫連城站在會議室前方,看著陸續到來的科研精英們,他們有的在低聲交流,有的則獨自沉思,每個人的眼神中都充滿了對參與皮姆粒子專案的渴望。

孫連城輕咳一聲,會議室安靜下來。“各位,皮姆粒子研究是我們科研所面臨的一次重大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需要組建一支專門的攻堅團隊,集中力量攻克這個難題。”

他的聲音在會議室裡迴盪,嚴肅而莊重。

選拔過程異常嚴格,涵蓋了各個學科領域。

首先是理論物理專家,他們需要深入研究皮姆粒子背後可能隱藏的物理規律,理解這種粒子如何突破傳統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框架。

一位白髮蒼蒼但眼神銳利的老教授站了出來,他在物理學界享有盛譽,一生都在探索宇宙的基本原理。

“皮姆粒子的出現,可能會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對物質和空間的認知,這是一個物理學家夢寐以求的挑戰。”他說道,語氣中充滿了堅定。

化學領域的專家也不可或缺,他們負責研究如何在實驗室環境中合成、穩定皮姆粒子。

一位年輕有為的女化學家自信地說道:“我們要從元素的最基本性質入手,嘗試不同的化學反應組合,找到能夠產生和控制皮姆粒子的方法,哪怕過程再艱難。”

她的眼神中閃爍著執著的光芒,彷彿已經準備好迎接即將到來的重重困難。

計算機模擬專家同樣重要,他們要構建複雜的模型來預測皮姆粒子的行為。

一位擅長演算法設計的研究員興奮地表示:“透過超級計算機,我們可以模擬皮姆粒子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為實驗提供理論指導,減少試錯成本。”

他深知這個任務的艱鉅性,但也對自己團隊的能力充滿信心。

此外,還有工程學專家,他們負責設計能夠容納和操作皮姆粒子的特殊裝置。

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嚴肅地說:“皮姆粒子的特殊性質決定了我們不能使用傳統的裝置,我們要設計全新的裝置,確保在研究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他的腦海中已經在構思各種奇妙的機械結構。

經過層層篩選,一支由各領域頂尖人才組成的攻堅團隊終於組建完成。

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但都有著共同的目標——揭開皮姆粒子的神秘面紗。

團隊成立後的第一次會議氣氛熱烈而緊張。

大家圍坐在會議桌旁,桌上堆滿了資料和初步的研究計劃。

孫連城看著這些充滿熱情和智慧的面孔,心中充滿了期待。

“我們要從最基礎的理論研究開始,同時開展小規模的實驗。各個小組之間要密切配合,任何發現都要及時共享。”孫連城強調道。

理論物理小組提出了一系列大膽的假設,他們計劃透過對高能物理實驗資料的重新分析,尋找與皮姆粒子相關的蛛絲馬跡。

化學小組則開始準備一系列複雜的化學反應實驗,從稀有元素的組合到極端條件下的反應,不放過任何一種可能性。

計算機模擬小組夜以繼日地編寫程式,將理論模型轉化為可模擬的程式碼,為其他小組提供資料支援。

工程學小組則在實驗室的一角忙碌著,他們繪製著設計圖紙,與科研所的製造部門溝通,準備打造特殊的實驗裝置。

然而,團隊很快就遇到了第一個難題。

在一次化學實驗中,原本預期可能產生皮姆粒子跡象的反應出現了異常,實驗裝置發生了劇烈的能量波動,險些引發危險。

化學小組的成員們有些沮喪,但他們並沒有放棄。

“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會分析這次失敗的原因,調整實驗引數。”女化學家鼓勵著大家。

在計算機模擬方面,由於皮姆粒子的複雜性,模型的運算量遠遠超出了預期,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和時間。

但模擬小組的成員們沒有絲毫抱怨,他們積極尋求與其他科研機構合作,爭取使用更強大的超級計算機。

工程學小組在設計裝置時也遇到了材料選擇的困境,傳統材料無法承受皮姆粒子可能帶來的特殊效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