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的轟鳴聲和科研人員低聲的討論交織在一起。
“我們已經將引數調整到了極限,但還是有偏差,是不是光刻機和碳基材料之間的適配性存在問題?”
一位科研人員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他疲憊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其他同事也陷入了沉思。
與此同時,在晶片的散熱設計方面,也陷入了僵局。
碳基晶片在執行過程中產生的熱量比傳統矽基晶片更難散發,如果散熱問題不能有效解決,晶片在高負載執行時很可能會因為過熱而損壞。
散熱小組嘗試了多種散熱材料和設計方案,從傳統的金屬散熱片到新型的液冷技術,但效果都不理想。
在一次散熱實驗失敗後,小組負責人看著溫度過高而自動關機的晶片原型,心中滿是挫敗感。他知道,散熱問題不解決,碳基晶片就無法實現穩定執行。
在國際輿論方面,質疑聲浪越來越高。
一些國外媒體報道稱科研所的2nm碳基晶片研發只是一場不切實際的幻想,是為了吸引眼球和資金。
這些負面報道在網路上廣泛傳播,給科研所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科研所內,一些年輕的科研人員看到這些報道後,情緒有些低落。
“我們這麼努力,他們卻不相信我們能成功。”一位年輕的研究員有些沮喪地說道,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動搖。
然而,在重重困難之下,依然有突破的曙光在閃爍。
在材料科學團隊的不懈努力下,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碳基複合材料,透過在碳原子結構中引入特定的雜質原子,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穩定性和導電性。
這一發現為晶片效能的提升帶來了新的希望。
在實驗室裡,當第一次測試這種新材料製成的樣品時,資料顯示各項效能指標都有了顯著提高。
科研人員們興奮地歡呼起來,他們看到了繼續前進的方向。
晶片設計團隊經過無數次的頭腦風暴和模擬實驗,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三維晶片架構設計。
這種設計可以充分利用碳基材料的特性,在不增加晶片面積的情況下,大幅提高晶片的運算能力。
當設計方案透過計算機模擬驗證時,團隊成員們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們知道,這是他們在黑暗中摸索許久後找到的一盞明燈。
為了應對國際輿論的壓力,科研所決定召開一次國際線上研討會,向全球科技界展示他們的研發進展和成果。
研討會當天,來自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員、學者和媒體記者紛紛登入線上平臺。
孫連城在鏡頭前自信地展示著科研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從新材料的特性到新晶片架構的優勢,詳細而清晰。
在展示新材料效能資料和新架構模擬執行效果後,線上觀眾們大為震驚。
原本充滿質疑的輿論開始出現了轉變,一些國際科研同行紛紛發來祝賀和詢問合作可能性的資訊。
政府也在這個關鍵時刻給予了更有力的支援。
除了資金和政策上的扶持,政府還協調國內相關產業鏈企業,為科研所提供更好的產業配套。
在政府的推動下,一家國內頂尖的散熱材料企業與科研所達成合作協議,共同研發適用於碳基晶片的高效能散熱解決方案。
在科研所內,雖然困難依舊重重,但大家的信心更加堅定。
每一次的突破都像是一把火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科研人員們重新振作起來,他們知道,只要團結一致,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此時,陽光穿透雲層,灑在科研所的大樓上,彷彿是大自然在為他們加油鼓勁,預示著碳基晶片研發將在曲折中向著成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