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場由媒體引發的風波正在悄悄醞釀(1 / 2)

科研所的會議室裡,燈光柔和而明亮,映照在光潔的會議桌上。

鄧子明等教授和科研所的團隊圍坐在一起,準備開啟這次意義非凡的合作討論。

鄧子明教授率先發言,他的聲音沉穩而充滿智慧:“我們很高興能參與到科研所的專案中來。在我們的領域,有一些前沿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或許能給這些專案帶來新的啟發。”

說著,他開啟自己帶來的資料,裡面詳細記錄著各種資料和案例,都是他多年科研生涯的心血結晶。

其他教授也紛紛點頭,開始分享自己的見解。

王天來教授指著資料上的一個圖表說:“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在材料選擇上採用新的思路,可能會提高專案的整體效率。”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對於新的科研挑戰充滿了熱情。

呂守信教授則從另一個方向提出建議:“在實驗設計方面,我們可以借鑑一些醫療科研專案中的精準控制方法,這樣能讓實驗結果更具說服力。”

他的話語讓科研所的科研人員們陷入沉思,他們意識到這些外來的思路可能會打破他們現有的思維侷限。

孫連城專注地聽著教授們的發言,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著。

他深知這些教授帶來的知識和經驗是無價之寶,對於科研所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他心中充滿了感激,同時也對未來的合作充滿了期待。

在討論過程中,話題偶爾會朝著單晶矽光伏太陽能板的方向偏移。

每當這時,孫連城總能巧妙地將話題引回到當前的合作專案上。

他笑著對教授們說:“我們先把眼前的這些專案做好,一步一個腳印。每個專案都有它獨特的價值和挑戰,我們先集中精力解決這些問題。”

教授們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心中對孫連城的這種迴避更加好奇。

鄧子明教授心想:“孫連城對那個專案守得可真緊,這越發讓我覺得它不簡單。”

他看了看其他教授,從他們的眼神中也能看出同樣的疑惑。

隨著討論的深入,科研所的科研人員和教授們開始碰撞出更多思維的火花。

一個年輕的科研人員提出了一個在實踐中遇到的難題,是關於某個專案的能量傳輸穩定性問題。

教授們立刻圍繞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各種方案和想法紛至沓來。

在大家熱烈討論的時候,孫連城悄悄觀察著每一個人。

他看到科研人員們積極吸收教授們的建議,看到教授們對科研專案的熱情投入,他知道這次合作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同時,他也在慶幸自己成功地避免了核心專案資訊的洩露,至少目前是這樣。

在休息時間,教授們聚在一起小聲交談。

王天來教授壓低聲音說:“孫連城越是這樣,我越覺得那個單晶矽光伏太陽能板專案有驚人之處。我們得想辦法瞭解更多。”

鄧子明教授點頭表示同意:“沒錯,但我們也不能急於一時,畢竟我們現在參與的這些專案也很重要,而且我們要贏得他們的信任。”

重新回到討論中,氣氛更加熱烈。

科研所的專案在教授們的參與下有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大家都充滿幹勁。

孫連城看著會議室裡積極向上的氛圍,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科研所正走在一條充滿希望的發展道路上,只要能把握好平衡,既能利用好外部資源,又能保護好核心機密,未來一定能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不知不覺,天色漸暗,會議室的燈光在夜色中顯得更加明亮。

這次合作討論圓滿結束,但教授們心中對單晶矽光伏太陽能板專案的好奇種子已經種下,他們期待著後續能有機會一探究竟。

而科研所也在這次交流中收穫頗豐,準備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

牛石豔灰溜溜地回到京州時報,一路上心情複雜。城市的喧囂在她耳邊嗡嗡作響,卻彷彿與她隔了一層膜。

她滿腦子都是在科研所裡的驚險遭遇,以及那個極具價值的單晶矽光伏太陽能板專案。

一進報社,她就直奔主編辦公室。

主編正坐在辦公桌後,被一堆檔案和報紙圍在中間,見她進來,抬了抬眼鏡,目光中透著詢問:“怎麼樣?這次有什麼大新聞?”

牛石豔深吸一口氣,把在科研所的經歷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當然,略去了自己非法潛入的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