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亮平的心跳微微加快,他覺得自己似乎找到了新的線索,長期的辦案經驗讓他對這種看似可疑的資訊有著一種本能的敏銳。
他把那份檔案拿得更近一些,仔細地研究著每一個數字和文字。
他的眉頭緊皺,眼神專注得如同盯著獵物的獵豹。
隨著分析的深入,他發現這些資金都流向了科研專案,但使用方式卻與他之前所熟悉的科研資金使用模式不太一樣。
有幾筆款項是支付給一些他從未聽說過的小型公司,而且備註資訊簡單得讓人起疑。
侯亮平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腦海中迅速梳理著各種可能性。
“難道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證據?孫連城真的在挪用公款?”
他的內心有些激動,但又有一種隱隱的不安,總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
他重新睜開眼睛,再次審視那些記錄,決心要把這背後的真相挖出來。
他開始順著這些資金的流向,查詢與那些小型公司相關的所有資料。
經過一番努力,他發現這些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都在科研所的科研專案供應鏈中有著獨特的作用。
有的是提供特殊材料的供應商,有的則是負責一些特定環節技術研發的合作方。
這些發現讓侯亮平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他意識到自己可能誤解了這些記錄。
為了進一步確認,他找到科研所的財務人員,要求他們詳細解釋這些資金的使用情況。
財務人員戰戰兢兢地拿出更多的檔案和合同,向侯亮平展示每一筆資金的去向和用途。
原來,這些看似可疑的支出都是因為科研專案的特殊性所導致的。
一些科研專案需要定製化的材料和技術服務,而這些小型公司在這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資金往來。
侯亮平聽完財務人員的解釋,心中五味雜陳。
一方面,他為沒有找到孫連城挪用公款的證據而感到有些失落;另一方面,他對科研所的科研專案產生了濃厚的好奇。
他開始意識到,科研所的科研工作遠比他想象的要複雜得多,那些高深的科研專案背後有著一整套獨特的運作模式。
他走出資料查閱室,來到科研所的走廊上。
走廊裡人來人往,科研人員們都行色匆匆,每個人都專注於自己的工作。
侯亮平看著他們,心中不禁對這些為科研默默奉獻的人們有了新的認識。
他決定暫時放下對孫連城的懷疑,深入瞭解一下科研所的科研專案,也許在這個過程中,他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他來到一個正在進行實驗的實驗室外,透過玻璃看著裡面的科研人員忙碌的身影和各種先進的實驗裝置。
那些閃爍著燈光的儀器、複雜的實驗裝置以及科研人員專注的神情,都讓他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
他心想:“這個科研所到底還隱藏著多少秘密呢?”
他知道,自己已經陷入了一個比想象中更復雜的局面,但他的好奇心和使命感驅使著他繼續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