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融洽。雖彼此身著不同制服,來自不同領域,但此刻目標一致,眼神中都透著對合作的期待。
工作組組長開門見山:“孫所長,咱們廢話不多說,直接切入正題。省軍區對鋼鐵戰甲專案高度重視,我們希望能儘快確定合作模式,讓這項技術早日裝備部隊,提升我軍戰鬥力。” 他的聲音爽朗直接,眼神中充滿誠意,同時開啟帶來的檔案包,拿出初步擬定的合作框架方案,擺在桌上。
孫連城接過方案,仔細翻閱,心中暗自稱讚對方的高效。他抬起頭,說道:“非常感謝省軍區的支援。我們科研所也盼著這一天,一定全力配合。不過,目前專案還有些技術難題需要攻克,比如能量續航的進一步最佳化、操控系統在複雜環境下的適應性,這些都需要雙方共同努力。” 他的眼神誠懇地看著工作組人員,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闡述著問題關鍵,希望能在合作伊始就達成共識,為後續工作掃清障礙。
雙方圍繞合作細節展開深入討論,你來我往,各抒己見。從技術研發的分工協作,到資金投入的合理分配,再到後續成果的共享機制,每一個問題都經過反覆商討。會議室裡,氣氛時而熱烈,時而凝重,眾人的思維在激烈碰撞,智慧的火花不斷閃現。
期間,一位科研人員提出:“在實戰測試環節,我們需要軍方提供真實的作戰場景模擬資料,這樣才能確保戰甲的效能最佳化更貼合實戰需求。” 他推了推眼鏡,目光堅定地看著軍方人員,手中的筆不停記錄著討論要點,深知實戰資料對科研成果轉化的關鍵作用。
軍方代表毫不猶豫地點頭:“沒問題,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會全力配合,提供最真實、最全面的戰場資料,讓鋼鐵戰甲經得起實戰考驗。” 他挺直腰桿,目光望向遠方,彷彿已經看到鋼鐵戰甲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大顯身手,心中充滿自豪,決心為專案成功貢獻一切力量。
隨著討論的深入,一份詳細而完善的合作協議逐漸成形。雙方在協議上鄭重簽字,握手言歡,會議室裡響起熱烈的掌聲。這一刻,科研所與省軍區正式攜手,共同踏上鋼鐵戰甲助力國防建設的征程。
然而,外界的挑戰並未因合作達成而消弭。網路輿論依舊喧囂,質疑聲、窺探聲不時傳來;境外勢力也在暗處蠢蠢欲動,試圖破壞合作、竊取技術。但此刻,科研所與省軍區眾志成城,他們堅信,憑藉雙方的智慧與力量,定能在這荊棘叢中開闢出一條光明大道,讓鋼鐵戰甲綻放光芒,守護國家的和平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