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而強大的氣息,讓在場的人都不禁屏住了呼吸。
鄧子明教授瞪大了眼睛,他的目光緊緊地鎖定在方舟反應堆上,心中湧起一陣難以言表的震撼。
他在科學界浸淫多年,見過無數的科研成果,但眼前的這一切,還是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這……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他喃喃自語,不自覺地向前走了幾步,想要更近距離地觀察這個神奇的科技產物。
其他教授們也都露出了同樣驚愕的表情。
王天來教授推了推眼鏡,似乎想要看得更清楚些,他的嘴唇微微顫抖,想說些什麼,卻又被眼前的景象驚得一時語塞。
呂守信教授則站在原地,目光中滿是驚歎和欣喜,他感覺自己像是在見證歷史的誕生。
孫連城看著教授們的反應,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這個時刻,是對科研所所有科研人員多年努力的最好回報。
“孫所長,這真是人類科技史上的偉大創舉啊!”
鄧子明教授終於回過神來,讚歎道。
其他教授們紛紛點頭,他們圍在方舟反應堆周圍,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孫所長,快給我們講講,這方舟反應堆的原理是什麼?”一位教授迫不及待地問道。
孫連城清了清嗓子,開始詳細地講解:“各位教授,方舟反應堆的原理基於一種全新的能量轉換方式。我們透過特殊的材料和結構,創造出一個能夠穩定束縛和激發微觀粒子的環境。這些粒子在特定的條件下相互作用,產生出巨大的能量。”
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勢比劃著,試圖讓講解更加生動形象。
教授們聽得聚精會神,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求知慾。
有的教授不時地點頭,似乎已經理解了一些;有的則皺著眉頭,陷入深深的思考。
“那這種能量的應用前景呢?”另一位教授問道。
孫連城微笑著繼續說道:“它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首先,在能源領域,它可以為城市提供穩定、清潔且幾乎無限的能源。想象一下,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能源短缺的問題,傳統的火力發電、核能發電可能會被逐漸取代。而且,這種能源的使用對環境幾乎沒有汙染。”
教授們聽到這裡,眼中的光芒更甚。
他們已經開始在腦海中描繪出一個美好的未來圖景:藍天白雲下,城市依靠著方舟反應堆提供的能源蓬勃發展,不再有煙囪排放的廢氣,不再有能源危機帶來的恐慌。
“此外,在航天領域,方舟反應堆也有著巨大的潛力。它可以為航天器提供更強大的動力,讓我們的探索範圍進一步擴大,甚至有可能實現星際旅行的夢想。”
孫連城的聲音中充滿了激情,他的話語彷彿開啟了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
教授們被孫連城描繪的前景深深吸引,他們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
“這對於材料科學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機遇。我們需要研發出更適合這種高能量環境的材料。”一位材料學教授興奮地說道。
“沒錯,還有物理學的理論研究,我們需要進一步探索這種新的能量轉換方式背後的深層次原理。”另一位物理學教授附和道。
此時,實驗室裡充滿了熱烈的討論聲,彷彿這裡不是一個科研所的實驗室,而是一場科技盛宴的現場。
教授們的驚歎和討論,讓方舟反應堆的光芒更加耀眼,它不僅僅是一個科研成果,更是人類探索未知、追求進步的象徵,它承載著無數人的希望和夢想,向著未來的科技之路邁出了堅實而偉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