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來我們會逐步深入研究和實踐。”
張含文撓了撓頭:“孫所,那我們第一步該怎麼做?”
孫連城說道:“第一步,我們要組建幾個專項小組,分別負責不同的模組研發。”
就在大家都在思考自己在這個計劃中的位置時,孫連城又丟擲了一個重磅訊息:“而且,為了這個計劃,我們還邀請了一位國際知名的量子物理專家加入我們。”
“什麼?國際知名專家?”眾人都驚呆了。
孫連城點了點頭:“沒錯,他將為我們帶來最前沿的理論和技術支援。但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們的壓力更大了,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團隊成員們齊聲喊道,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期待。
新的研究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了,然而,團隊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實驗室裡,儀器裝置嗡嗡作響,燈光有些昏暗。
張含文坐在電腦前,眉頭緊鎖,盯著螢幕上覆雜的資料,嘴裡不停地嘀咕著:“這怎麼就不行呢?”
程國良在一旁擺弄著一臺實驗裝置,額頭上滿是汗珠,他無奈地說道:“這技術瓶頸太難突破了,感覺我們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找不到出路。”
孫連城在實驗室裡來回踱步,臉色陰沉。
他心裡想著:“剛剛開始就遇到這麼大的難題,後面可怎麼辦?”
鄧子明教授也搖著頭,嘆氣道:“這超出了我們之前的預期,大家得想想辦法啊。”
這時,財務人員小李匆匆走進實驗室,一臉焦急地說道:“孫所,不好了,我們的資金出現了短缺。之前預算的那部分資金,根本不夠支撐現在的研究進度。”
孫連城瞪大了眼睛:“怎麼會這樣?”
小李解釋道:“一些實驗裝置的採購費用超出了預算,而且新的演算法架構的研發需要更多的計算資源,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張含文一聽,更加煩躁了:“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技術問題還沒解決,資金又不夠了。”
程國良一拳砸在桌子上:“這可怎麼辦?難道我們要半途而廢嗎?”
孫連城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大家先別慌,我們一起想想辦法。”
鄧子明教授沉思片刻說:“或許我們可以向所裡申請追加資金?”
孫連城搖搖頭:“所裡的資金也有限,恐怕很難滿足我們的需求。”
大家陷入了沉默,實驗室裡的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就在這時,張含文突然抬起頭,眼睛一亮:“我有個主意,我們能不能找一些企業合作,讓他們投資我們的專案?”
孫連城思考了一會兒:“這倒是個辦法,但要找到合適的企業,並且讓他們相信我們的專案有前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程國良也說:“是啊,而且這也需要時間,我們能等得起嗎?”
孫連城咬了咬牙:“不管怎麼樣,我們都要試一試。”
就在大家準備著手尋找合作企業的時候,又一個壞訊息傳來。
面對接踵而至的困難,科研所裡的氣氛愈發緊張。
圖書館裡,張含文穿梭在一排排高大的書架之間,手中抱著一摞厚厚的資料,額頭上佈滿了汗珠。
他一邊快速翻閱著,一邊喃喃自語:“這裡面會不會有我們想要的答案呢?”
程國良坐在電腦前,眼睛緊盯著螢幕,網頁一個接一個地快速切換,滑鼠的點選聲不絕於耳。
“這麼多的研究成果,一定有能啟發我們的東西。”他心裡暗暗想著。
孫連城則泡在檔案室裡,陳舊的檔案散發著淡淡的黴味,他卻渾然不覺。
他認真地翻閱著一份份泛黃的檔案,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過去的經驗說不定能為我們點亮前行的路。”
鄧子明教授戴著老花鏡,在自己的辦公室裡仔細研讀著一本經典的量子物理著作,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什麼。
實驗室裡暫時安靜了下來,只有偶爾的翻書聲和鍵盤敲擊聲。
張含文擦了擦汗,心裡有些著急:“這麼多資料,看得我眼花繚亂,可突破的線索到底在哪裡啊?”
程國良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肩膀:“我眼睛都快看花了,還是沒什麼頭緒。”
孫連城從檔案室走出來,手裡拿著一疊資料,神色疲憊但目光堅定:“大家別灰心,我們再仔細找找,說不定下一頁就有我們需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