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3 / 4)

都是戰爭年代無數軍人和將領走過的共同道路,然而有的人犧牲在戰場上,為革命的成功英勇地奉獻出生命;有的人離開了革命隊伍,對革命的成功產生過深深的懷疑;有的人叛變了,給革命事業造成巨大的損失,但絕大多數革命者只要沒有犧牲,就把個人利益和黨與國家利益緊密聯絡在一起,一步步走向勝利。陳再道就是如此,他的一生和黨與軍隊密不可分,和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心心相連,永遠對革命充滿信心,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無限忠誠,這一點是經過革命戰爭的考驗和和平建設時期的事實證明了的。他沒有因戰鬥一時處於劣勢而動搖過革命意志,也沒有因受傷離開長征隊伍,幾十年如一日地對黨忠誠,從思想根源上來說,就是純樸的麻城山區農民對革命事業的無限信仰和對偉大領袖的高度崇拜。也許是陳再道把山民的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化作對革命事業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他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性格,成就了他的將軍事業,也鑄造出共和國一位將軍的獨特形象。&nbsp&nbsp 。 想看書來

陳明仁小傳(1)

1903年4月7日,陳明仁出生於湖南省醴陵市洪源鄉洪源村陳家嶺的一個農民家庭。陳明仁的祖輩都是勤勤懇懇、日夜勞作的種田人,他的祖父叫陳申其,祖母楊氏,耕種了10餘畝水田以維持全家生計。到了他父親陳保廉的手裡,家道振興,漸漸置辦了200餘畝田產,每年可收千擔(一擔一百斤)谷租,成為當地赫赫有名的富戶。他是家裡的長子,下面有明禮、明智、明信、明陶(生母樊氏病故後,由繼母江氏所生)四個弟弟。 1910年,陳明仁入當地私墊讀書。陳明仁小時調皮,五六歲時,常爬到神龕上將祖宗牌子拿下來當玩具,惹得管教甚嚴的祖母破口大罵。但他聰慧敏捷,在讀私塾時,陳明仁特別用功,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先生稱讚他是“有出息的伢子”。1913年,陳明仁進入新式學堂學習。在那裡讀了一年後,因家裡負擔不起學費而輟學。1916年,母親病重時他才13歲,為了“沖喜”,父親讓他與本地一個農家女子謝芳如結了婚,但後來母親還是撒手塵寰。1920年,他來到省城長沙,考上了當時頗有名氣的兌澤中學。畢業後,回到家鄉白兔潭祠堂小學擔任教員。那時,教師收入菲薄,陳明仁沒有餘錢拿回家,為其祖母所不滿,便萌發了離家出走,到外面去闖闖的念頭。 1924年春,孫中山大元帥府的軍政部長程潛派李明灝、柳漱風等人到湖南為“大本營陸軍講武學校”招收青年學生。陳明仁在醴陵鄉下聽到此資訊,歡喜欲狂,決定前去報考,但祖母極力反對。倔強的陳明仁不管三七二十一鐵了心要去,他的妻子也支援他出去建功立業,於是,他暗地裡向父親要了30元銀洋,就踏上了從戎的道路。 陳明仁隻身輾轉到了廣州,但講武學校和黃埔軍校都已停止招生。後來在熟人潘培敏介紹下找到了軍政部講武學校教育長李明灝,李明灝破例收下了這個遲到的學員。因其文化水平較高,陳明仁被編入第1學生隊。在講武學校裡,他功課成績優異,才智過人,為同學們所推崇。同時,由於他鼓動全體同學向學校提出改善生活、不要限制學生言論的要求,被校方責罰。一時間,敢作敢當的陳明仁聞名全校。 1924年9月間,孫中山、廖仲愷等決定將講武學校合併於黃埔軍校,由蔣介石負責辦理。這時,校監周貫虹被任命為贛軍總司令。陳明仁對黃埔軍校嚮往已久,但當時風傳第1學生隊要隨周貫虹出征,於是學生們便推舉陳明仁等12人去見蔣介石,蔣對這位虎虎生氣的學生印象極好。陳明仁等12人因私下見蔣介石被講武學校校方開除,兩校合併時周貫虹要蔣介石不得接收陳明仁等人,但蔣介石卻暗中將他們編入第1期第6隊,陳明仁於是年終畢業。 1925年初,孫中山決定東征,平定陳炯明叛亂。蔣介石以黃埔軍校第1期學生為主,成立了兩個教導團,陳明仁任第2團第5營見習排長,在歷時兩個多月的東征戰鬥中,其因作戰勇猛,被提升為少尉排長。7月,陳明仁調任第2師第4團第3連中尉排長,參加第二次東征。9月,蔣介石下令攻打東莞之敵。當時陳明仁拖著疲憊不堪的病體,以一個排的兵力竟繳獲敵一營人的槍,使主力部隊很快就攻佔了東莞。團長以陳明仁戰功卓著將其提升為第3連連長。 10月l2日,陳明仁所在第4團主攻惠州城,蔣介石親自督戰。惠州城四面環水,地勢險要,只有一座橋可通入城內。當天上午,第1、第2營從北門攻城失利,傷亡很大。下午,陳明仁奉團長命令,率第3連增援,冒著猛烈的炮火,衝到了城邊。團長也隨後趕到,命令他立即組織攻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