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軍事指揮錯誤,選舉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內、軍內的領導地位。會後中央紅軍北上,打算和四川的紅四方面軍會合。為了配合中央紅軍北上,打通北方之路,紅四方面軍於3月強渡嘉陵江,陳再道率第11師會同第10師負責掩護主力渡江,取得成功。渡江後,我軍兵分三路,橫掃沿江守敵,徹底摧毀敵人防線,控制了嘉陵江以西縱橫二三百里的地區,部隊也發展到8萬多人。。 6月18日,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在懋功(今小金)地區會師。由於川西地區多是高山險谷,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給養困難,不利於紅軍的生存和發展,而北方陝甘地區地域寬闊,居民較多,交通方便,物產較豐,又是國民黨統治薄弱的地區,並且鄰近華北,距華北抗日鬥爭的前線較近。於是中央決定紅軍繼續北上,建立川陝甘革命根據地。但此時張國燾卻加以反對,打算率部西進到新疆、青海等地。經過會議激烈討論,張國燾勉強同意北上,而當紅一方面軍先行出發後,張國燾又按兵不動,反對北上。中央再次召開會議,批評張國燾,張國燾才不得不率部到毛兒蓋集中。  
陳再道小傳(3)
8月3日,紅軍總部決定把紅一、四方面軍混合編成右路軍和左路軍分別北上。紅4軍為右路軍所轄,擔任了右路軍的後衛,掩護主力部隊北上。至8月下旬,紅4軍完成鉗制敵人任務後,踏上了茫茫無際的大草原。陳再道率軍走進草地,一週後從死神統治的草地掙脫出來到達班佑地區。 右路軍在班佑未能等到左路軍,至9月,張國燾揹著中央密電右路軍政委陳昌浩率部南下,企圖分裂中央。於是右路軍一部奉命回兵川南,重新又踏進了一個月前走過的草地,再次回到四川與當時在黨壩的左路軍會合。毛澤東、周恩來等則先行率右路軍中的紅1、3軍團和軍委縱隊迅速轉移,北上至陝甘地區建立根據地。陳再道則在右路軍紅4軍中率第11師回到川南。在川南,朱德、劉伯承、徐向前指揮部隊對敵軍守地進行多次進攻,先後克敵數城,但總的來說仍處於劣勢。11月間,傳來中央紅軍北上勝利的訊息,朱德、劉伯承、徐向前勸張國燾北上,張國燾被迫取消原來打算另立中央的主張。1936年7月初,紅二、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師。紅軍主力會師後,陳再道到紅軍大學學習,幾個月後回到紅4軍,先後任副軍長、軍長。不久,紅四方面軍分三路縱隊出發北上,歷經千辛萬苦,斬關奪隘,於10月10日在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的勝利會師,宣告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勝利結束。陳再道率紅4軍進入陝甘寧根據地,不久駐紮鹽城池附近進行整訓。 1937年2月,中央決定組成援西軍,為解除去年西渡黃河的西路軍之危,在劉伯承司令員的率領下,陳再道率紅4軍日夜兼程向西疾進。當部隊行至甘肅東部鎮原時,突然接到命令停止前進,原地待命。原來劉伯承接到西路軍彈盡糧絕,已經兵敗祁連的電報,援西之舉已無意義。大家聽到此訊息後,泣不成聲。陳再道淚如雨下,想到一同戰鬥過的戰友再也不能見面了,心情異常悲痛。 “七七事變”之後,中國共產黨經多方努力與國民黨達成協議,國共再度合作,陝甘寧邊區的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轄三個師及直屬部隊。紅4軍編為第129師第385旅,紅31軍改編為第386旅,陳賡為旅長,陳再道為副旅長。部隊整編後,一部分部隊留守陝北,129師師長劉伯承則率386旅等部準備開赴抗日前線。 這時,陳再道從紅4軍調到386旅,心情十分沉重,他對紅4軍有極其深厚的感情,從一名戰士成長為一名軍長,整整10年,他曾與戰友們朝夕相處,同甘共苦,一朝別離,也不免英雄落淚,心潮起伏。 不久,部隊整裝出發,開赴晉東北抗日前線。10月22日,陳再道所在的第386旅在山西長生口與日軍作戰,斃傷日軍300餘人,首戰告捷。其後,第386旅又在劉伯承親自指揮下,伏擊日軍於七垣村、黃崖底多次,殲敵數百,大大鼓舞了當地軍民的抗日情緒,也使八路軍軍威大振。 1937年12月,抗日形勢發生變化。129師決定抽調五個連組織一個東進縱隊,陳再道任東進縱隊司令,率部開往冀南建立抗日根據地。12月5日,陳再道率三個步兵連、一個機槍連、一個騎兵連約五百健兒下太行,開赴冀南,展開了抗日鬥爭。 陳再道率部進入冀南後,依靠當地黨組織和革命群眾,迅速開展工作,打擊反動武裝,收編土匪和爭取偽軍反正,開辦“抗日軍政學校”,培訓當地進步青年,並親臨講課。很快,東進縱隊力量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