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共產黨宣言》等馬列主義理論,同時他還跟隨毛澤東先後參加了對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具有重大意義的遂川戰鬥、新城戰鬥,在戰鬥中經受種種考驗。利用戰鬥間隙,他又深入到古城、茅坪、九龍山、遂川、新城等地發動群眾,開展社會調查,摸索武裝鬥爭、群眾工作和政權建設的經驗,為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作出了貢獻。1928年10月,在寧岡茅坪步雲山白雲寺召開了中共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會上毛澤東、朱德、陳毅、譚震林等19人被選為委員,譚震林被選為特委書記。為了加強革命隊伍內部的團結和黨的思想隊伍建設,譚震林開辦了短期訓練班,並親自給學員們上課。另外,他還正確處理了“土客籍關係”,有力地增強了湘贛邊界黨組織和紅軍的內部團結。“八月失敗〃時,土籍豪紳帶著反動武裝回到了寧岡茅坪,客籍人受害尤為嚴重。10月,紅軍迴歸根據地,這一帶客籍人感到出頭的日子到了,土、客籍矛盾激化起來。當時譚震林瘧疾發作。一天,突然聽到屋外有哭喊喧鬧聲。原來,袁文才所率一個排,都是客籍人,抓捕離茅坪五里路遠的茶源村的靖衛隊大隊長尹其中,尹其中是土籍豪紳,聞訊後逃之夭夭。袁文才部就把尹其中的小老婆和村裡的40多名土籍群眾一起抓來,還嚷嚷著要殺掉他們。譚震林問清實情後,給袁文才做說服工作。在譚震林的幫助下,袁文才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不僅很快地給這些土籍人鬆綁,而且派人護送他們回到了村裡,平息了這場土客籍百姓矛盾的風波。從此,土、客籍人逐步加強了團結,在保衛井岡山的戰鬥中,相互支援,共同對敵。他也受到了兩族人民衷心的愛戴和尊敬。 1931年,蔣介石不甘心一、二次“圍剿”慘敗的命運,親任“總司令”又發動了第三次更大規模的“圍剿”。根據毛澤東的指示,譚震林和羅炳輝等同志帶領紅12軍積極發動群眾,籌集經費,準備有力地打擊來犯之敵。面對強敵,譚震林、羅炳輝等人為了誘惑敵人,率領部隊行動時,走走停停,與敵人若即若離。白天,譚震林命令部隊打著旗子,拉開距離,一個連拉成一個營的架勢。到塵土多的地方,戰士們故意跳躍前進,蕩起塵土滿天飛揚。敵人的飛機從空中俯望,見到處塵土飛揚,紅旗招展,以為我軍有千軍萬馬在行動。飛機盤旋幾圈後就飛走了,戰士們風趣地說:“敵人幫助我們送假情報去了!”譚震林高興地說:“好呵,正愁蔣介石看不見哩,他倒派來了義務宣傳員。”為了更巧妙地迷惑敵人,譚震林和羅炳輝還給敵人設下更多的圈套:在紅軍行動的道路上,每遇岔路口,都用石灰畫上箭頭,寫上“3軍團由此前進”、“4軍團由此向北”、“××軍往××處”等字樣。在顯眼的地方,還寫下留言:“某某同志速到×處找××,有要事相商。”敵人就這樣被我軍拖著東奔西突,折騰得士氣沮喪,軍無鬥志,正如後來蔣介石手下的一個參謀長供認的:“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哪裡還有力量向紅軍進攻?而兩廣軍閥眼見蔣軍主力深陷中央蘇區,便趁機向湖南衡陽進兵,使蔣介石感到了新的威脅。萬般無奈中,蔣介石只得下令結束“圍剿”。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紅軍主力被迫長征,譚震林與陳譚秋、鄧子恢一道,受命留在福建領導革命鬥爭,度過了艱難困苦的鬥爭歲月。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後,有些幹部和戰士不理解我黨的對蔣政策,開始不滿起來:為什麼不殺了蔣介石為犧牲的同志報仇?為了穩定戰士們的情緒,譚震林及時召開會議向大家講明瞭我黨對蔣政策的理由,使大家茅塞頓開。同時面對頑固派的卑劣行徑,譚震林及其他的同志有力地貫徹了黨中央的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和政策,同他們進行了有理有據的鬥爭,終於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閩南得以基本實現。 為了抗日大計,譚震林率部馳騁疆場,血戰繁昌,挺進蘇南,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周旋於國民黨上層人士之間,向他們曉以民族大義以爭取他們共同抗日,他勇闖“鴻門宴”的故事被我軍民傳為美談。 在無錫縣甘露地區盤踞著一支以楊筱南為首的國民黨游擊隊。楊筱南這個人見風使舵、反覆無常。抗戰初期,他曾拉起游擊隊救護過國民黨傷員,也曾炸過外鐵路阻止日軍進犯,還打死過日本兵。1939年,楊部曾被葉飛收編為“江抗”獨立第4支隊。可葉飛領導“江抗”西撤後,楊筱南便翻了臉,投靠國民黨第3戰區司令冷欣。1940年7月,他還把我插入楊部工作的共產黨員膝宵吊在樹上,親自揮鞭抽打,以示與“江抗”勢不兩立。&nbsp&nbsp

譚震林小傳(3)

8月的一天,楊筱南一反常態,備好美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