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下,奔赴戰場。在〃自由、平等、博愛〃的革命口號的鼓舞下,法國平民軍隊以破竹之勢前進。到1795年,敵人的聯盟已被粉碎。
其時,國民公會愈來愈向左轉,在一定程度上,這不僅是因為它經男子普選產生,還因為對戰爭的努力引起了革命熱情。到1793年6月,吉倫特派已由更激進的雅各賓派取代。這時,居支配地位的統治機關是救國委員會。這一委員會以革命熱情和熱烈的愛國精神任命和罷免將軍、鼓舞群眾參加英勇的行動、實施對外政策、對無數的問題立法,並透過一個無情的恐怖時期來鎮壓反抗。許許多多的人因叛國罪或者僅僅因愛國精神不夠而受到指控,並被送上了斷頭臺即當時所稱的〃國家剃刀〃。
但是,恐怖統治失去了控制,革命開始〃吞滅它自己的子女〃。在不斷的權力鬥爭中,一個接一個革命領袖繼路易和安東內特之後被送上了斷頭臺。對資產階級來說,同樣擾亂人心的是革命的社會激進主義不斷增長。無套褲漢(字義上指缺乏上流社會的短褲的人們)正在迫切要求建立一個更平均主義的國家。他們相當於英國革命的平均派,而且他們要求更公平地分配土地、實行政府對物價和工資的控制和實現一種社會安全制度。這類措施完全超出法國資產階級的計劃。因此,法國資產階級同英國資產階級一樣,努力阻擋革命向左的方向發展。在英國,結果是平均派被擊敗、克倫威爾進行統治。在法國,無套褲漢先是於1795年受到一個5人督政府的控制,後又於1799年受到拿破崙·波拿巴的控制。
拿破崙 拿破崙作為在義大利取得輝煌成就的將軍而贏得聲望,他利用自己的聲望推翻了督政府。他先是作為1799至1804年的第一執政,後又作為1804至1814年的皇帝,統治了法國。對我們的論題來說,值得注意的是他對法國的15年統治有兩個特點:國內改革和軍事戰役。前者鞏固了革命成果;後者在鄰國激起了二個民族主義反應並最後導致他垮臺。
就國內政策而論,拿破崙可比得上開明的專制君主。他感興趣的是技術效率而不是抽象的意識形態。雖然他對國家實行獨裁統治,但有效地統治了國家。他把法律編整合典,使行政機關置於中央集權制下,組織國民教育體系,建立法蘭西銀行,並就法國的教會和國家間的關係與教皇達成協議。拿破崙這些實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歡迎。渴望復辟舊制度或認為拿破崙背叛了革命的政敵是存在的,但是,大多數人因他結束騷亂和建立起一個可信任的、強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歡呼。
拿破崙因不斷地進行戰爭而浪費了這種友好親善。作為一個軍事天才,他取得了驚人的成功。到1810年,他達到成功的頂峰,他已使法國的疆界越過萊茵河伸展到呂貝克、越過阿爾卑斯山脈伸展到羅馬。歐洲的其餘地區由法國的附屬衛星國或盟國組成.只有英國仍保持獨立並懷有極大的敵意。
拿破崙在其所有徵服地區貫徹法國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則。他廢除封建制度和農奴制,承認所有公民的平等,實施其著名的法典。這些改革意味著進步,或至少意味著維新。雖然各地極為不安的既得利益集團反對這些變革,但變革也在許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援。資產階級和許多知識分子不僅在他們所居住的一些地區,而且在法國外面贊成這些變革。法國的統治是進步的,但事實仍然是,它乃一種外來統治,在必要的地方,是憑武力強加的。1792年12月15日,國民公會透過了一項法令,該法令規定:〃法蘭西國家宣佈,凡是因拒絕或拋棄自由和平等而希望維護、恢復或寬待君主和特權階級的人,它都將把他們作為敵人來對待。〃這是專橫的,但是拿破崙對臣民甚至更專橫、更苛求。他的非法國臣民終於漸漸對徵購、賦稅、徵兵、戰爭和關於戰爭的謠言感到厭煩。法國的統治通常意味著行政管理質量的提高,但是,人們對行政管理的法國式性質的印象比對行政管理的質量的印象更深刻的時候來臨了。
換句話說,這些人已成為民族主義者,而且他們的民族主義已發展為反抗拿破崙統治的運動。這不僅解釋了義大利的動亂、西班牙的武裝抵抗和德國的日益增強的民族團結,而且也解釋了一位義大利愛國者發自內心的話;他在1814年寫道:〃我這樣說是痛苦的,因為沒有人比我更意識到我們應向拿破崙表示感激,沒有人比我更懂得溼潤義大利土壤並使之恢復生氣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國人鮮血的價值,但足,我必須說這樣一句真實的話:看到法國人離開是一種巨大的、說不出的歡樂。〃
對拿破崙來說,最致命的是他於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