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2 / 4)

小說:共和國大將:粟裕傳 作者:想聊

我們很耐性的休整一個月或兩個月,把損失補齊,把戰術提高一步,將來不僅是一隻猛虎,而且是如虎添翼,蔣介石又有什麼辦法呢?所以我們不能因此得出一個蔣介石了不起的結論,當然輕視他是不應該的。”

譚震林把這封信首先送給陳毅,並請陳毅轉交粟裕。陳毅看過後,認為“對粟有幫助”,當天就把譚震林的信轉交給粟裕,並邀粟裕徹夜長談。

粟裕反覆看過譚震林的信以後,認為有許多問題需要與譚震林討論。當時譚震林已經率領第二、第七兩個縱隊轉移到膠東地區休整,就寫了一封覆信給譚震林。

關於南麻臨朐戰役,粟裕在覆信中說:“你和軍長要我起草南麻臨朐戰役初步總結報告軍委(詳未支電稿)。草成後,你們都不同意我那電稿上的意見,而認為‘是軍事部署上的錯誤與戰術上的不講究’。我承認軍事部署上確有錯誤,戰術上確很低劣,這些我應負其全責。但我仍認為‘過分樂觀’是南麻臨朐戰役未能取勝的主要原因,至少是主要原因之一。由於過分樂觀而發生輕敵,由於輕敵而企圖‘啃硬核桃’,企圖‘一鍋煮’,企圖殲滅十一師後乘勝殲二十五、六十四等師,而與葉陶各縱會師蒙陰。因此部署上就以攻堅為主,而不以打援為主。這種樂觀,我也是其中的一個,但我覺得你比我和陳軍長更樂觀,而有過分樂觀的表現。”

覆信最後表示:“總之,自衛戰爭以來,一切軍事部署上、戰術指導上的缺點、弱點和錯誤,我應負其全責。今後當遵照你的來信及時地加以改進,並誠懇地接受你對我的幫助,還希望今後毫不顧慮地對我不時地提出批評和給我以更多的幫助。”

8月6日,中央軍委和華東局先後發來對粟裕請求處分的電報的覆電。

中央軍委的覆電說:“粟裕同志支午電悉。幾仗未打好並不要緊,整個形勢仍是好的。請安心工作,鼓勵士氣,以利再戰。”在這之前,中央軍委於8月4日、8月5日連發四電,要粟裕速去魯西南指揮陳唐葉陶五個縱隊作戰,表明中央軍委對粟裕的充分信任。

華東局復粟裕並報軍委的電報更是洋溢一片同志關切之情。電報說:“二十年革命戰爭中,你對黨對人民貢獻極大。近兩個月來的戰鬥,雖未能如五月以前那樣[取得]偉大勝利,卻已給敵強大殺傷。近月來傷亡均較大,主觀上雖可能有些缺點,但也有客觀原因。只要善於研究經驗,定能取得更大勝利。自七十四師殲滅後,你頭暈病久未痊癒,我們甚為懷念,望珍重。”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為華野幾仗未打好引咎自責(3)

同一天,陳毅發出給中央軍委和華東局的電報,談他對幾仗未能打好的看法,以及他對粟裕的評價。電報中說:“我認為我黨二十多年來創造傑出軍事家並不多。最近粟裕、陳賡等先後脫穎而出,前程遠大,將與彭(德懷)、劉(伯承)、林(彪)並肩前進,這是我黨與人民的偉大收穫。”又說:“我們對戰役指導部署歷來由粟負責。過去常勝者以此。最近幾仗,事前我亦無預見,事中亦無匡救,事後應共同負責,故力取教訓以便再戰。”①

8月11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給陳毅、粟裕和饒漱石的電報,認為陳毅8月6日的電報“所見甚是,完全同意”,“七月幾仗雖減員較大,並未妨礙戰略任務,目前整個形勢是有利的”。②

“七月分兵”以後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以及不同意見的討論,促使粟裕深入分析華東以至全國戰局及其發展趨勢,進一步探索戰爭發展的客觀規律。他認為,當時正處在由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的轉折過程中。我軍在全國範圍內已經轉入戰略進攻,敵人在戰略上處於被動地位。但是,敵人在兵力數量上仍然佔有優勢,因而在區域性地區(例如山東)仍可保持強有力的進攻。所以,我們的戰略進攻有自己的特點,而不能和蘇聯斯大林格勒戰役後的反攻形勢一樣,完全以壓倒的優勢把敵人一直壓下去。我們的基本方針是把戰爭引向蔣管區,打亂他的戰略部署,不斷消滅他的有生力量,不斷擴大解放區,縮小蔣佔區,爭取我軍的全部優勢,最後達到消滅全部敵人、取得革命完全勝利的目的。因此,我們不能因為幾仗沒有打好就忽視“七月分兵”以後取得的勝利,更不能由此得出悲觀失望的結論。同時也要看到,我們還沒有取得絕對的優勢,在前進道路上還有困難和曲折,而不能過分樂觀。南麻、臨朐兩仗沒有打好的主要原因,就是把整個局勢的可以樂觀與當面情況的仍然嚴重混淆起來了,產生了輕敵驕傲情緒,總想來個“空前的空前”勝利,放鬆了主觀的努力,造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