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部分(2 / 4)

小說:天才卦師 作者:九十八度

是事實啊。”那個年輕和尚無奈地道。

範劍南點點頭道,“我知道了,能否請你先回避一下,我和這位明真師傅有幾句話要說。說完我就會走。”

年輕和尚猶豫了一下,見那個老和尚也沒有反對,便點點頭走了出去。

範劍南看著依然一聲一聲敲擊著木魚的老和尚,沉默了一會兒。就在不久前,他明明和這個老和尚說過話。但是為什麼剛才這個年輕和尚會說這個明真老和尚不會說話呢?

範劍南心中突然微微一動。莫非是閉口禪!

佛家有一種禪修,即禁止自己說話。說,一切眾生之生死輪迴,皆由於身、口、意三業所致,若消除此三業,可速得解脫;修煉閉口禪目的之一即為減少口業。據說僧人修閉口禪時,自備一小木牌,上寫“止語”或“禁語”二字,遇人慾與己言談,則出示該牌。

但是這個老和尚並沒有任何的類似物品表示自己“止語”。他更像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沉默。佛家的終極目的是使自身達到一種一念不起,萬物皆空,無人無我的絕對平靜。他的閉口禪也不是練出來的。而像是歷經千萬紅塵,對人生有了深切的體會,對這個世界,甚至宇宙至理有了一種明悟,心境達到了圓滿自在,不求他物的境界,沒有了與普通人交流的**。

他的眼中甚至沒有佛,因為他的本身就充滿一種佛意。一聲一聲敲擊的木魚聲,節奏單調而重複,去似乎有一種空靈寂靜的感覺。

禪是什麼?從字面的意義看,禪是一種“冥想”,並用冥想的方法達到入定的境界。禪的內容,則是很難用言語文字表達的,必須親身去體證。範劍南突然想不起來,這個老和尚和自己說過什麼具體的話,也記不起這個老和尚的聲音特點和口音。以範劍南的記憶來說這絕對是不可能忘記的。這一刻,他心裡突然一亮,突然什麼都明白了,剛才他們在塔林的時候,這個老和尚其實也沒有說話。因為他用了某種更加直接方式,不是用話語,而是用術力讓自己感受到了他想表達的意思。所以他才對這個老和尚的聲音沒有絲毫的記憶,卻牢牢地記住了他對自己說過的內容。範劍南的心中突然湧起了一陣敬意,這是一位真正的高僧。即便他聲名不顯,甚至很多人認為他是個殘疾人。但是他比那些外表光鮮,舉止莊嚴的所謂高僧更接近他們所修行的本質,而不是表象。

第867章 達摩洞

範劍南走到老和尚身邊,在一旁的蒲團上坐下道,“明真大師,我是來尋找嵩山地竅的。棉花糖並非是有意冒犯,之前的事情還請原諒。不知道大師是否聽說過嵩山地竅的事情?”

老和尚手中的木魚驟然一停,但是他卻一聲也沒有吭,甚至沒有看範劍南一眼。而是自顧自地放下了手中的木魚,緩緩起身,從大殿之中走出來。範劍南和馮瑗不解其意,只能跟在他的身後,一路走出了寺院。

這時,他們才感覺到這個明真老和尚極為的清瘦,只是他原本穿著寬大的僧袍,表面上看不出來。這時微風拂過他的僧袍衣角,才能夠看到他嶙峋的瘦態。這是一個標準的苦行僧。走在山路之間,身體單薄得幾乎能被風吹動。但是他給人的感覺,卻是真正的不動如山。

老僧不說一句話,範劍南和馮瑗也無聲地跟著他。一起過初祖庵,沿山路攀登而上。又經過一座古老的石坊,在離絕頂數十米的地方,有一深約5米,寬約3米的天然石洞。明真老和尚竟然邁入了這個石洞之內。

“達摩洞?”範劍南訝然道。

這個石洞,就是達摩面壁九年處,人稱“達摩洞”或“達摩面壁洞”。洞面向西南,洞口是以青石塊砌成的拱門,洞內臺上有石像三尊,中為達摩坐像,兩側為其弟子。' 超多好看小說'

相傳達摩到少林寺後曾在此洞內面壁九年,由於年深日久,身影投於洞內石上,竟留下了一個面壁姿態的形象,衣褶皺紋隱約可見,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人們把這塊石頭稱為“達摩面壁影石”。後寺僧唯恐影石有失,將影石鑿下放入少林寺。

明真和尚走到達摩像前跪下,突然開始誦經。這修閉口禪數十年的苦行僧,似乎註定要在今天打破一貫的沉默。似乎是很多年不說話的緣故,他的聲音有些嘶啞和不自然。甚至在外人聽來有些怪誕,但是他的表情卻專注而虔誠。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