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錯不錯,味道很正宗。”
岳母也點頭稱讚:“建國,這手藝可以啊。”
我開心地笑了:“只要您二老喜歡,我以後經常做給你們吃。”
過了些日子,姐姐一家來串門。
“小弟,聽說你現在是地三鮮大廚啦?”姐姐打趣道。
“姐,你就別笑話我了,快嚐嚐。”我把菜端到桌上。
外甥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塊:“舅舅,我要吃好多。”
大家一邊吃一邊聊天,氣氛十分融洽。
“建國,這地三鮮做得這麼好,有什麼秘訣啊?”姐夫問道。
我想了想:“其實也沒啥秘訣,就是用心做,掌握好火候和調料的量。”
又一個週末,幾個好友約著來家裡小聚。
“李建國,今天可就指著你的地三鮮下飯了。”好友小明說道。
“沒問題,管夠!”我笑著回答。
大家在客廳裡談笑風生,我在廚房忙得不亦樂乎。
“哎呀,建國,要不要幫忙啊?”好友大軍喊道。
“不用不用,你們等著吃就行。”我回道。
當我把地三鮮端上桌時,朋友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不愧是戰神,做個菜都這麼厲害。”小李說道。
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建國,以後咱們聚會,這地三鮮可不能少啊。”小明說道。
“那是當然。”我應道。
日子一天天過去,地三鮮成了我與親朋好友之間情感交流的一道橋樑。
一天,兒子的學校組織親子活動,要求每個家庭帶一道拿手菜。
“爸爸,我們帶地三鮮好不好?”兒子問道。
“行,沒問題。”我答應道。
活動當天,我帶著精心製作的地三鮮來到學校。
“哇,這看起來好好吃啊。”其他小朋友說道。
兒子驕傲地說:“這是我爸爸做的地三鮮。”
老師嚐了一口,稱讚道:“真的很棒,家長們可以互相學習一下。”
我笑著和其他家長交流做菜的心得。
晚上回到家,妻子說:“老公,今天兒子可開心了,都是因為你的地三鮮。”
我摟住妻子和兒子:“只要你們開心,我做什麼都願意。”
漸漸地,我的地三鮮在小區裡也出了名。
有一次在小區裡碰到鄰居大媽。
“建國啊,聽說你做的地三鮮特別好吃,能不能教教我啊?”大媽問道。
“行啊,大媽,其實很簡單的。”我耐心地給大媽講解步驟。
後來,小區裡舉辦廚藝比賽,我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參賽作品就是地三鮮。
比賽現場,熱鬧非凡。
“李建國,加油啊!”妻子和兒子在臺下為我助威。
其他選手也都各顯神通。
評委們品嚐完後,給出了評價。
“李建國的地三鮮,色澤誘人,口感鮮美,味道濃郁,是一道非常出色的家常菜。”評委說道。
最終,我獲得了比賽的冠軍。
拿著獎盃回家的路上,兒子興奮地說:“爸爸,你太厲害了!”
我笑著說:“這都是因為有你們的支援。”
從那以後,我更加熱愛做飯,也更加珍惜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時光。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