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方易華放大招(1 / 2)

第92章

方易華放大招

上車之後,李陽舒拿起大哥大撥打了曼神住處的電話,很快便接通。

“阿玉,在幹嘛!”

“沒幹嘛,在家看電視。”電話那頭的曼神語氣低沉。

“在家等我。”李陽舒沒有多餘的話,直接結束通話了電話。

他其實也感覺挺對不起曼神,但此時的情況就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兼顧得了曼神,小阿姨那邊又會生氣。

他倒是不怪小阿姨,其實小阿姨對自己挺好的,錢財方面從來不提,也不要求自己給她買任何禮物,她要的只是陪伴多一些。

可這也恰恰是李陽舒最大的軟肋,他要的跟小阿姨恰恰相反,他希望的是,自己每天能來回亂串,不要有人管束。

這應該也是所有男人共同的想法。

路邊經過一處鮮花店,李陽舒下車買了一束玫瑰花,準備一會送給曼神,再說點甜言蜜語,暫時把她安撫住。

-----------------

tvb總部。

邵一夫讓秘書喊來了她的老情人方易華,他敲了敲桌子上的報紙,看著方易華說道:“你準備怎麼辦?”

方易華其實在自己的辦公室裡正在看這些報紙,但是還沒看完就被喊來了這裡,她又坐下重新拿起報紙觀看。

各大報紙上幾乎都是紅色印刷的大標題,彷彿香江媒體此時就已經深知流量的秘密。

【揭秘“yes!”雜誌老闆李陽舒與tvb經理方易華的恩怨】——《大公報》

“眾所周知,tvb對旗下藝人簡直苛刻到了極致,可更令人沒想到的是,其對外人亦是如此。

tvb旗下藝人及tvb的節目,不經版權擁有者同意,多次演唱其歌曲用來盈利。

而版權擁有者李陽舒去找tvb經理方易華談及此事,得到的卻是一句如此霸氣的話語:那你還想怎樣?打官司?隨便。

是誰給她如此目中無人的勇氣..........”

桌上的報紙很多,《大公報》的報道還算比較合理,還有更加會吸人眼球的報紙。

比如《天天日報》就採訪了一位邵氏退休老員工,其話語鞭策的更加狠毒,說話一點都不客氣,直接把方易華以前的歷史都揪了出來。

“我也藉著媒體講幾句,我勸那位叫李陽舒的小友也別打算要歌曲的版權費了,方易華那個老孃們是出了名的摳門。

我是1962年進邵氏的,那個時候的邵氏做電影精益求精。

《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什麼能紅遍港臺和南洋,是因為當時的邵氏捨得花錢,光搭建梁山伯、祝英臺讀書的書館就用了七八萬。

當時的七八萬塊錢,放到現在就是幾十上百萬,你說這樣的誠意之作能不好看?

反觀這十年來的邵氏電影,投資過百萬的片子都找不出幾部來,別說花巨資搭景了,就連演員的服裝都能省則省。

這種現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從方易華執掌邵氏大權開始。

鄒聞懷先生負責邵氏製片的時候,邵氏根本沒有電影預算的說法,雖然給工作人員的薪水偏低。但在電影製作上卻捨得花錢。

而等到方易華這個老孃們掌控邵氏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設立預算機制。

導演說一個街景需要200個臨時演員,老孃們說不行,預算只夠請100個。

導演說這部戲需要設計戲服,老孃們說不用,邵氏的服裝間很多,你去隨便挑幾件吧。

有的戲中要戲服需要兩到三套,一套演員穿,一套替身穿,還有一套在出汗水或者弄髒時備用。

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次。由於方易華給的預算太低,演員和替身不得不共用一套戲服,最後拍出來的效果慘不忍睹。

當然,那個時候的邵氏是最賺錢的,因為電影票房賣得好,同時成本又非常低。

但是觀眾不是傻瓜。等到嘉禾、金公主、新藝城等一家家公司興起,每家的電影都拍得更好看,誰還會看劣質的邵氏電影?

我在邵氏工作了20多年,可以說是看著邵氏一步步壯大又一步步衰落的,摸著良心我也敢說,方易華對邵氏的停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沒有方易華這個女人,邵氏電影也不會在今年7月份停產!”

“混賬!”方易華把報紙猛地摔到一邊,一張老臉都快被氣綠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