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他所圖何事?”徐鎮川問道,這事透著古怪,袁晁冒著巨大的風險,改變朝廷的徵稅方式,如果說他僅僅為了他這個總捕頭徵稅的時候方便一些,那他就不是什麼要造反的梟雄了,根本就是一個一心為公的能吏!
不過,這可能麼?
果然,袁晁在其中,沒憋好屁。
聽了朱文竹筒倒豆子一般的講述,徐鎮川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唐興縣各鄉包稅的銀錢,全部上交給縣衙,經手人,正是袁晁,袁晁收到錢財之後,帶人前往台州或者其他的地方買糧,以次充好乃是慣用的手法,更有甚者,袁晁直接入股了台州一家大糧商的店鋪,左手過右手,到了最後,大部分錢財,卻落入了自家的口袋。
這裡面,果然有巨大的利益在驅使。
事實上,袁晁的大部分身家,都來源於此。
而且,他經常小恩小惠地雨露均霑,基本把整個縣衙都拖入其中,就連胡縣令身邊最倚重的師爺,也每月固定從袁晁的手中領取花費。
好大的手筆!
在袁晁多年的經營之下,唐興縣縣衙的上上下下,都緊緊地圍繞在他的身邊,如果說縣令胡陳是明面上的縣尊的話,那麼袁晁甚至可以被稱作實際性的縣令!
而這一切,身為縣令的胡陳,竟然都不知道!
他也就知道每一年的賦稅,都是按時如數入庫,至於品質如何,早被管庫的胥吏糊弄得五迷三道的,根本沒有意識到袁晁在以次充好,還以為唐興縣總捕頭,在徵繳搶糧一事上,是個不可多得的幹才。
你說他還能明白點啥?要不老湯說他是個糊塗官,這一天天的!
知道了這一切,徐鎮川在震驚之餘,也長處一口氣,既然明白了袁晁最主要的經濟來源,自然有辦法收拾他,沒了錢,看他如何養兵,又如何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