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佛門二興(3 / 3)

好像是著了魔一樣,陷入了一個名為“佛”的泥淖。

他廣度僧尼,刻印佛經,建築寺塔,已然初見頹勢的佛門,彷彿在遼國又要迎來第二春。

一時間,許多神州的騙子看到了機會,蜂擁而入。

天竺的僧人聽聞在遙遠的北方有這麼一個聖地,頓時大為興奮,許多上了年紀的老僧連夜帶著弟子們上路,準備將沒能在唐世傳出的經文再給傳回去。

正所謂,既然有佛東來,當然也應有佛西來!

歐陽文忠府上。

作為少壯派難得的扛鼎之人,他在主持過去年的科舉,趁著前有老臣頤養的關頭,登上了參知政事之位。

李常笑坐在他對面。

不久前,趙仁正式下旨,將王介甫指定給六歲的皇孫趙易擔任老師。

聖旨頒佈不久,朝中局勢風雲變化,以王介甫為首的舊臣派,變得無比興奮。

歸根結底。

有過當今天子兩位老師的經歷,擔任皇子皇孫師的好處已是毋庸置疑。

尤其在太子身體抱恙的情況下,皇孫的地位就更加微妙。

少壯派領袖逐年病故,此舉則更是雪上加霜。

歐陽文忠看著手中一摞的書信,雪白的眉毛皺了又松,臉上無奈盡顯。

“山長,難道此事再無商榷的餘地了嗎。”

歐陽文忠嘆了口氣。

他知道,王介甫可以當上皇孫之師,肯定是得到過面前這位的允准,否則陛下也不會如此相信一個年輕人。

李常笑不緊不慢喝了口茶,開口道:“如今遼國的局面你也看到了,朝廷甚至連派兵的軍費都難以籌措,來日待楊嗣離開,處境只會變得更加艱難。”

“山長說的弟子清楚。”歐陽文忠搖搖頭:“王介甫的確是一個人才,只是他的性子過於嫉惡如仇,怕是會被有心人利用,給朝廷帶來動盪之威。”

“但是,未來二十年有能力主持朝廷變革的人物,暫時不也只有他了麼。”

李常笑指出問題的關鍵。

隨著慶曆新政的落幕,朝廷的爭執點早就不侷限於簡單的“海陸之爭”,真正的癥結點反而是銀錢。

只要國庫富足,一切都好說。

否則,若叫天下人全部空著肚子,那麼朝廷也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的。

歐陽文忠明白這個道理,是以他對以王介甫為首的朝堂新面孔,其實沒有太大的反感,甚至還與少壯派的臣子們一視同仁。

只不過,他如今的地位已經決定,理智在很多情況下,已經不再是他能做出的選擇。

李常笑同樣知道這新法的利弊。

但是,當歷史的車流將大宋推到一個財政窘迫的境遇時,必須有人要為過去的結果買單。

歐陽文忠沉默半晌,雙目緊閉,彷彿又老了許多。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