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世道門的劍意,直接引來了天罰的雷劫,使得這李嵬理化龍失敗,落得一個身死的下場。
整個過程被相術者說的有頭有腳,不過真正相信的人卻沒有多少,大多數人不過是當一個故事來聽。
久而久之,曹佾自然也因為斬殺龍蛇的不世奇功,逐漸成為話本的人物,並且被冠以“小國舅”之名。
種明逸雖然是大儒,卻對這一套理論深信不疑,尤其是曹佾年紀輕輕就有真罡境的實力,更是坐實了這一分猜想。
他不由點頭:“曹世子是難得的道家天人,老夫不如也。”
“明逸你也無需羨慕。”李常笑安慰道:“他是陳摶的徒孫,身兼三教合一的仙機,這數百載的積累,自然不同凡響。”
種明逸微微頷首:“山長放心,明逸心智堅定,不會因此動搖。但是這最後一人,不只是……”
李常笑知道他問的是佛道之人,輕笑道。
“此人乃是石霜山的楚圓和尚。”
種明逸面露疑惑,好奇問道:“不知此人有何神異。”
“他是棄儒從佛者,命裡與佛道天有緣法,故能得其真意。楚圓與駙馬李勖相較,並且度得一道純正的佛法金光,待其孕養百載,可傳至後世,又是一尊羅漢。”
聞言,種明逸兩眼瞪大,尤其是聽到“佛法金光”這四個字。
據他所知,此物乃是當初東來佛祖贈予玄奘法師,再由玄奘法師西行帶回的,乃是一種不弱於果位的存在。
可以說,有“佛法金光”加持,註定了這人在佛門中將留下千古名號。
種明逸頓時肅然起敬:“山長良苦用心,明逸省得。”
“無妨,”李常笑搖搖頭:“不過是替文中子還願罷了,這何嘗不是替我自己。”
他呢喃一句,朝著屋子的方向走去。
腦海中不自覺浮現出一個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的披髮僧人,貌似瘋癲。
這和尚腰間揣著葫蘆,邊走邊吟唱:“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一念至此,李常笑的臉上不由露出笑容。
他倒是真的有些期待,自己能與這人相見之日,倒是廣亮和必清,此二者前世佛法深厚,想來也有應劫而生的機會。
……
雲端之上。
李常笑一襲儒袍,面前有一位手執拂塵的威嚴男子,正是道尊。
他微微一笑:“如今五子出其三人,則餘下二者也將應驗,昔日的金榜孕養千年,也當是成了火候。”
聞言,道尊行了一記道家禮:“無量天尊。”
緊接著他拂塵揮動,白光熾盛,散出一卷金榜,其上下分明,隱有龍虎異象。
天罡三十六,化作三十六條金龍游弋。
地煞七十二,化作七十二條赤虎呼嘯。
道尊隨手將這金榜丟擲,正好落到李常笑手裡。
李常笑捏了一記指訣,金榜表面的龍吟虎嘯頃刻間消散,化作一張分明的卷軸,正面寫著“水滸”,反面寫著“太歲”。
“接下來的事情,可就有勞道友了!”道尊撫須大笑。
“這是自然。”
李常笑將金榜握緊,腳踏行雲,一路向南,直至來到龍虎山中。
他從當空踏下,立即有一位天師模樣之人走來。
“龍虎道庭第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見過李山長。”
李常笑聞言點頭:“你既然知我來意,想必祖上之事無須多言?這世間陰陽善惡,十去九空,藏得其一。”
“這人間太歲千年修行,只求一世。”
張正隨點點頭:“弟子明白。我張家先祖已立下伏魔殿,若是天時順應,則太歲現世。”
“如果天時右邊,一切作罷。”李常笑乾脆開口。
緊接著,他將手中的金榜拋下,待其脫手,立即有逃離之意。
張正隨面色不變,輕喝一陣:“天雷!”
話音剛落,漫天雷光湧現,彷彿下一刻就要劈來。
這金榜受驚直接遁走,朝著龍虎宮殿的深處撲飛直去,奈何眾殿皆有神靈,直至他們來到伏魔之殿前。
這時,緊閉的大門忽然敞開,直接將金榜吸進。
隨後大門忽然閉上,並有十餘封皮貼上,還有朱印加蓋,並以鐵索束縛。
轟隆!
金榜破碎,分作金龍與赤虎,往來於伏魔殿中,隱隱有嬰兒啼哭之聲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