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公府的宴席過後,江洛潯就人在家中坐卻接二連三地接到了朝臣的參奏。皇上一生氣,就派人去把在家裡悠閒自在的江洛潯給宣到了臨光殿。
大殿之上,皇上讓張九良把把那些參奏的奏摺拿給江洛潯看,江洛潯翻開看了看,果然是以文昌伯為首的一眾老牌勳貴對她的參奏。
把這些奏摺還給張九良後江洛潯在大殿上朗聲說道:“既然是文昌伯參我濫用職權、不問青紅皂白當街責打朝廷官員,那麼本王都是要問問文昌伯,事情的經過你可看見了?”
文昌伯一哽,他都是聽兒子說的哪裡有親眼看見。
誰知道江洛潯壓根也沒想讓他回答問題,而是接著對皇上說道:“事發這日乃是大朝會之日,巳時剛過文昌伯當時應該是在臨光殿上朝,所以您對事情的起因、經過應該是一無所知。皇上,不如傳了那日在場的人過來,看看本王是不是‘不問青紅皂白無故責打朝廷官員!”
“皇上,這臨光殿乃是處理朝堂政務之地,又不是打官司的有司衙門,豈能讓無知小民賤步臨貴地!”文昌伯站在那裡義正嚴辭地說道,這臨光殿就是大朝會,五品以下的小官都只能在殿外聽會,那些賤民怎麼能夠和自己這些勳貴同殿面聖!
“敢問文昌伯一句,我大周自建朝後聖祖爺規定除皇族外,所有百姓子民共分四個階層:士、農、工、商!士分九品中正,王公貴族皆為士。
就好比文昌伯這伯爺就是正三品的爵位,食邑七百戶。朝廷每年還會有俸祿銀子。士下來就是農,農是指身家清白、三代以上無奴籍之人,且有自己的土地、以耕種為主要的生活來源,並且是我大周的主要賦稅、糧食的來源。
工是指手工業者,以出售手藝為主生活來源。商就更好理解了,從商之人。對商品、貨物的流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每年貢獻的賦稅也不少。
士農工商,除士族外農民的地位最高,因為他們勤勞、善良、踏實。朝廷徵兵、徵糧、納稅、每一次都是農作出的貢獻最大。
說了這麼多,本王怎麼都沒想道我大周什麼時候又多了一個無知小民的階層呢?還請文昌伯不吝賜教!”
江洛潯的一席話說的文昌伯啞口無言,農、工、商、什麼時候入過士族的眼?這些人在他們的眼裡都是無知賤民!
“好啊,今日朝堂也沒有什麼事,朕倒想聽聽你們這官司。來人,把那日所有涉事之人全部傳到臨光殿來。”皇上發話了誰敢不尊,沒多長時間所有的人就全部到了臨光殿,就連今日剛到吏部報到的周時晏也被叫了來。
孫舯耀被打的最重,到現在還要人攙扶著才能行走。吳志遠和齊放挨的板子少,到現在養的也差不多了。兩人什麼德行家裡人沒有不知道的,被江洛潯打了一頓倒是老實了很多。
所以前天安國公府設宴的時候,長寧大長公主還特意的感謝了江洛潯一番,自己的這個孫子自小被嬌寵壞了,讀書不成、做官不成,家裡人給謀了個工部的閒職,只是掛個名整日裡遊手好閒的。打、捨不得,罵、摸不到人影,這回受了一頓教訓真的挺好的!
齊放和吳志遠差不多少,身為錦鄉侯府的嫡幼子自然也是家裡長輩的心肝寶貝,被打了一頓雖然心疼,可是看著這些日子老實了很多的齊放,家裡人覺得這頓打還是值得的。
這三人皇宮雖然來了幾次,可是臨光殿倒是第一來。七八品的閒職根本就進不了臨光殿,就是在殿外聽會的資格都沒有。
另一方的重要涉事人楊澳也到了臨光殿,另外還有醉仙居的掌櫃的、店小二、還有幾個當日在場的食客。
皇上冷豔看了看楊澳,心裡暗自點了點頭。做為布衣百姓,第一次面聖、還是在臨光殿,醉仙居的掌櫃的等人已經冷汗直流了,這個楊澳不管內心是否緊張,但是面上卻是一派泰然自若。
楊澳站在那眼觀鼻鼻觀心、耳邊卻回想起剛剛領他進宮的小太監的話:“皇上英明不會為難你的,面聖時不用緊張、只要實話實說就可以了。”
這些人給皇上磕頭見禮後,皇上看著他們冷聲說道:“這是哪兒想必你們都知道了,一會兒若是膽敢說一句不實之言,朕就治他欺君之罪!”
“臣遵旨!”“草民不敢!”幾人趕緊再次跪倒磕頭領旨。
“來人,先把他們帶下去,只留孫舯耀即可。”皇上吩咐了一聲。
文昌伯心裡咯噔一聲,皇上這是怕他們串供,要分開審理啊!
“孫舯耀,你說說吧。”皇上看著眼珠子亂轉的孫舯耀沉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