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有人說他的人物繪畫頗有弗裡達超現實主義的色彩……
雖然有不少人拿張逐和世界一流的藝術家做對比,但也確如周明赫一開始所料,還更多人開始拿著放大鏡找他的問題。
“這線條、色彩、透視和比例,說聲稀爛不為過吧,完全看不出作者受過任何繪畫方面的訓練。”
“構圖和佈局也一塌糊塗。”
“藝術品從業者,一眼看過去腦子裡閃過好多名字。把大師們的作品雜糅起來也成不了藝術品,藝術品應該是獨創的表達。”
“原來這就叫藝術品,看我擦玻璃的擦痕,我也是藝術家。”
“擦邊就好好擦,別打著畫家的名號騙錢。”……
放出了證據,罵聲也並未真的平息,反而是火裡澆油,給想罵的人貢獻了新的罵點。
但與上次不同,這回他們並沒有理虧的地方。周明赫雖不懂,卻也知道藝術品這東西也是各花入各眼,好與不好都是主觀。罵聲失去了事實依據,也就沒有任何傷害性。
倒不如說,這些負面的聲音反而增加了話題性。
張逐和他的作品迅速出圈,開始進入更多人視野。一個從未經過任何繪畫訓練的人拿出這樣的作品,關於到底他是天才畫家,還是亂畫一通的草包,不過是被輿論捧上的這個位置,引發一波又一波的討論。後臺各項資料每日劇增,商務合作擠爆了郵箱,張逐的採訪邀約不斷,周明赫的電話從早響到晚。
按理說,此時正是將流量變現最好的時候,應該趁此機會大賺一筆。周明赫卻沒辦法進行任何商業活動,連聽到電話鈴聲都讓他緊張得渾身發抖。
他有一種深切的擔憂,總覺得此時火熱的跡象都是幻覺,那些負面訊息仍在,不過是有人設計將張逐捧得很高,等時機成熟再讓他狠狠摔下。
他不能上當,不能接受任何新的合作,新合作是等他出岔子要他賠更多錢。也不能讓張逐接受採訪,採訪是想讓他醜態百出從此跌落。
絕對不能讓這種事發生!
周明赫刪掉了作品那條影片,還有前面好多條熱門影片,直到刪到評論區乾淨的影片為之,他關了手機。
春末的一天早上,他躺在床上,突然起不來床。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