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富保年輕的時候也是個風風火火的,他的性子並沒有隨著年紀增加而變得沉穩,現在也是個說幹就幹的急性了,說要開個小賣部馬上就帶著林建軍找地方。
林曉玲該說的都說了,剩下的她也幫不上什麼忙,她帶著小七回到趙家,雙搶馬上就要開始,她要幫忙幹活。林曉玲不會種田,但是幫忙公婆做飯,送送茶水還是可以做到,再多的活她也做不來。農田裡的活,插秧田裡有螞蟥,割稻不會用刀,一小心還要割到腿,她只能留在家裡幫忙做後勤工作。
趙家兩兄弟再加上兩老的地,不算多但是任務也重,兄弟倆每年都是合夥一起做事。趙大海不能幹重活,就在田邊打打下手,林曉玲讓婆婆看著小七,她來負責做飯。往年不在家就不說,現在她在家裡也不好讓婆婆做這麼多人的飯菜,十來個人的飯菜也要費點時間。
林曉玲負責買菜做飯,她知道這幾點幹活累,買菜的時候都是買的各種肉類,蔬菜家裡菜園子吃都吃不完,不用浪費錢買來吃。林曉玲不喜歡重油重鹽的菜,但她知道幹活的人需要大量補充鹽分,所以這幾天做菜都是往重口味做。只有小七不能吃辣也不吃太鹹的菜,她每餐都要再單獨做點小七吃的,還好小七人小吃得不多。
除了保證一日三餐之外,林曉玲還額外準備的有糖水,一天還兩頓,上午煮好冬瓜綠豆糖水,下午是銀耳蓮子。除了這些之外,家裡她還買了各種當季水果。小七不能吃零食,但是水果林曉玲並不限制他吃,結果吃西瓜吃多之後,小肚子都吃的圓滾滾的,變成個西瓜肚。
除了小七,趙家三個孫輩都長大成人,趙嘉紅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趙嘉偉和趙嘉明倆個難兄難弟,讀到高二參加完畢業會考,死活不願意再讀高三。他倆的成績反正也考不上大學,學校老師也在勸他們不要繼續呆在學校裡,最後一年參加高考還要影響升學率,回家倒還能一年的學費和書本費。
三個孫子都閒在家裡,趙大海看著都愁,找不到工作,天天閒在家裡也不辦法,原本還指望著趙紅軍,可是他自己都下海,趙大海也就攔著準備開口的趙國富倆兄弟。
林曉玲知道趙嘉偉兄弟從小成績不好,她想辦法也找不到什麼辦法,但是趙嘉紅從小成績並不差,只是高考的錄取率太低,才讓她落榜。她想讓孩子去學門外語或者再復讀一年,但是父母的趙國富和蔡德美都有點捨不得錢,這一年就要花上千的錢,他們捨不得。
林曉玲最後只能建議趙嘉紅自學,鼓勵她去參加自考,還送了她一臺小錄音機,用來放磁帶學外語。條件有限,林曉玲建議她就學已經有幾年基礎的英語,學好一點去南方找個外企上班,很快就能成為人人羨慕的物件。對於不花錢自學,趙國富還是沒意見,蔡德美倒想讓趙嘉紅學門手藝好嫁人,但是趙嘉紅自己不願意,趙國富也不上心,她一個熱心這事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林曉玲看著趙嘉紅在家裡待著也不開心,主動提出來暑假過後帶她去省城,省城裡工作機會多,找份工作還是很容易,當然和國企的工人比不得,但是養活自己肯定沒問題。
蔡德美知道後,晚上在飯桌上,主動找林曉玲說著好話。趙嘉紅要能出去工作,不說賺多少錢,最起碼把在家裡的吃喝省出來,她現在只想多存點錢給兒子娶媳婦。趙嘉偉和趙嘉明倆人對省城倒沒有興趣,他們要請去南方,但是家裡一直沒同意。
眼見趙嘉紅都能出去,他們倆也急,想讓林曉玲說好話,但是這林曉玲卻不想幫這個忙。南方這麼遠,倆人又都是沒有什麼社會經驗的年輕人,沒有老鄉帶著,人生地不熟,萬一發生點什麼她可擔不起這個責任。
趙大海也不想讓孫子出去,他讓倆孩子在家裡幫父母幹活,田裡的活多的很,可惜倆個年輕人累的只想逃。趙大海這招不僅沒留住人,卻更堅定兄弟倆出去闖蕩的心,他們才不要做一輩子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到頭也沒有多少收穫。
林曉玲不幫忙,他們只能轉移目標,可惜家裡沒有人支援他們。得不到家裡的支援,他們連出門的路費都沒有,只能老實待在家裡幫父母幹活。
雙搶完成之後,其他人可以休息,趙國富還歇不成,他又要開始準備交公糧,自己家的不說,附近家裡條件稍好一點都會請的車。用車拉又快又省力,往往還排在最前面,糧站的工作人員看到用車交公糧,不說態度有多好,總不致於太囂張,他們也是柿子撿軟的捏。
林曉玲幫忙做了幾天飯,也累的不行,忙完雙搶她帶著小七回孃家去看看林建軍開小賣部的事辦得怎麼樣。結果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