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玲到了部隊漸漸開始適應起家庭主婦的生活,每天就是洗衣做飯打掃衛生。趙紅軍只在剛開始幾天中午回來陪她吃飯,等她適合後中午還是在食堂吃的多,連晚上都不能保證每天回家吃飯。
倆人又沒有孩子,林曉玲閒著無聊下,開始試著給報紙雜誌投稿,寫點豆腐塊文章。累了她也會把織的毛衣找出來織兩針,不過她一般都是晚上織的多,冬天黑的太早,睡不著必須找點事打發時間。
家屬院裡的家屬並不少,但是林曉玲除了劉亞力還真沒有熟悉的,她並不喜歡去其他人家裡串門,也就是劉亞力隔的近幾乎每天都會來找她聊天,時間長了連王圓圓都和她關係很好。
林曉玲從不四處串門,天冷大家都很少往外面跑,因此她在家屬院裡住了半個月其他家屬也只是從劉亞力那裡打聽到一些訊息,除了偶爾遇上,其他人見都沒有見過她。
這天趙紅軍放假休息,第二天就是農曆臘八節,林曉玲拉著他去附近村裡換各種豆子,準備晚上煮臘八粥。
趙紅軍原本是想帶林曉玲去市裡公園裡轉的,既然她嫌冷不願意在外面多呆,他也只好放棄這個打算,反正以後還多的是機會。部隊裡的家屬經常會和附近村民買點蔬菜之類農產品,林曉玲和趙紅軍走到村裡的時候還見到其他家屬也來買東西。
左仙枝遠遠的就看到趙紅軍和林曉玲夫妻倆,她好奇之後打了個招呼:“趙連長,你們也來買東西。”左仙枝在家屬院裡住的時間長,她住了七八年,部隊裡大部分人都能混個臉熟,更不用說從入伍就是優秀士兵的趙紅軍。部隊聯歡有時候也會叫家屬參見,她還曾經見過趙紅軍表演節目,家屬院裡當初還有人想給趙紅軍做媒,可惜還沒等行動他自己就在老家找了物件。
林曉玲是完全不認識對方,趙紅軍在部隊幾年一直都是住宿舍,就算是認識幾個家屬也都是自己營的嫂子們,對左仙枝也就只知道是家屬院裡的家屬,卻叫不上名字。不過部隊有一點好,不管年紀多大的軍嫂,不管認不認識,叫嫂子準沒錯。
趙紅軍也乾脆利落的向左仙枝問好:“嫂子好!”林曉玲在一邊也笑著朝左仙枝喊了聲:“嫂子好!”之後她就不再說話,站邊上安靜的看著趙紅軍和左仙枝說話。
左仙枝是來換糧食的,趙紅軍知道後主動提及幫忙把糧食提回去,不過要等他先去相熟的村民家裡把豆子買回來才能回去。左仙枝見有人願意幫忙提糧食,自然是樂得多等這幾分鐘,反正她回去也沒有事情做,有人幫忙提回去正好省了她的力,她寧願站在這裡等一會。
趙紅軍也不多說,拉著林曉玲直奔相熟的村民家裡,換了各種豆子,還換了一些紅棗、核桃。村裡還打了豆腐,林曉玲見到買了整整一板回來,天冷經放,她還想做點豆腐乳出來,這要是在柳城還能做點燻乾子,可惜西北沒那條件做燻乾子。
趙紅軍把豆腐和豆子都提在手裡,他不讓林曉玲拿東西,天冷把手放口袋裡也能暖和點,他天天訓練已經習慣也不怕冷。
林曉玲確實怕冷,要不是這樣也不會每天都不出門,部隊這邊有暖氣已經很舒服,要是在柳城她是不敢離了火,晚上睡覺還要添兩個鹽水瓶,懷裡抱一個,腳邊還要一個暖腳。
左仙枝見到趙紅軍走來不耐煩的問了句:“你們怎麼才來,買了些什麼東西去這麼久?”
“嫂子,不好意思,讓你等久了!“趙紅軍對左仙枝的問題避而不答,拎起地上的糧食袋子就往回走。
林曉玲卻不樂意的說了句:“嫂子,你要著急可以先走,我們也沒讓你等。”
左仙枝聽了這話也不好意思再說什麼,只是訕訕的笑了笑。
趙紅軍走在前面也聽到了林曉玲的話,他也沒回頭,本來就是不熟的人,他順手幫忙可以,但是要求再多就別想。
林曉玲回到家豆子和核桃紅棗放好,家裡還有從老家帶來的蓮子和桂圓肉,蓮子是柳城特產,桂圓肉是林建業送的。她把這些都混合在一起,又加了點花生、糯米進去,洗乾淨後用水泡著備用。
趙紅軍在家裡她就想做點好吃的,讓他也補補身體,天天訓練消耗也大,食堂的飯菜又沒有什麼油水,時間長了身體哪裡吃得消。
她把家裡的臘排骨泡了一根,又拿出一把幹筍泡著,泡好把排骨過水後再用來燉幹筍。買回來的豆腐煎過後再用臘肉燉,家裡還一碗幹蝦米,是林父夏天裡撈的河蝦曬乾做的,這次來非要她塞進來帶著。
最後她蒸米飯的時候又順手隔了個雞蛋,兩個人這幾個菜已經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