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臘八就是年,雖然在部隊過年只有兩個人,但是該準備的東西一樣也不能少。過年不只是大吃大喝,更多的時候是種儀式感,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林曉玲也不願意將就。她開始一點點的準備過年要用的各種東西,但是柳城很多東西在西北買不到,她也只能從簡。
趙紅軍每天忙著工作,對於家裡的事情是一點都幫不上忙,林曉玲也習慣了獨立自主的生活,並沒有覺得哪裡不對。大部分軍嫂基本上都是要習慣這樣的生活,家裡男人可能突然之間消失一段時間,也可以突然出現,都是逼著要獨立自主的生活。
城市裡的軍嫂還好一些,生活在農村的軍嫂,家裡沒有男人,田裡的各種農活都要自己動手,只能是女人當男人使,也就難怪農村來的軍嫂都比較彪悍,在農村家裡沒有男人,不彪悍也不行。
林曉玲覺得自己在往女漢子的方向發展,家裡裡裡外外的活都是她一個做。這還是今年才搬進來,也不用再對房間進行大掃除,事情減少很多。她只需要把過年的各種食材準備好,在部隊也不用走親訪友,又省了一件事。不過她把西北特產買了很多給家裡寄回去,兩邊的老人和哥嫂都不能少。她還要把東西一件件分類打包好,貼上標籤是給誰的,再拿到郵局去郵寄,郵費都花了不少錢。
從郵局回來經過門崗的時候,門口有戰士給了林曉玲一封信和一張匯款單。信是林建業寄來的,她到了部隊之後,第二天就去郵局拍了份電報回去報平安,後來又給兩邊的老人都有寫信回去。算算時間,家裡的回信也應該要到了,另一張匯款單則是雜誌社寄來的。之前她寫了篇小故事投到雜誌社,當時想的是不行也就是浪費郵票錢,沒想到還真能被選中,雖然稿費不多,可也算是個好的開始。
只可惜沒有早點收到匯款單,她剛剛才從郵局回來,這又要跑一趟郵局。拿著信回到家裡,她把信拆開,林建業只簡單的說了幾句家裡情況,剩下的都是讓她在部隊要好好和其他家屬相處,不要讓趙紅軍為難,要支援他的工作,最後才提了一句子要注意身體。
她還想知道家裡有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她並不知道是什麼開始發放通知書,只知道年後要開學,按理通知書這個時候也應該要到了。她今天寄東西回去的時候順便也寫了封寄回去,家裡的信暫時也不用急著寫回信。匯款單還有一段時間,可以先放著,等哪天買東西時候再去取,出去一趟也不方便,公交車也很難等,走路又太遠。
林曉玲收到稿費這件事誰都沒說,連趙紅軍也沒說,她也不是故意隱瞞,只是不好意思開口。豆腐塊大的文章錢也不多,趙紅軍要是自己發現了她就說,要是沒發現也就不提了。趙紅軍整天忙的不行,過年這段時間休息的幹部戰士很多,每個人都忙。林曉玲一般也不會拿家裡的事煩他,今年的訓練任務也重,還有幾個新來的戰士訓練不過關,這些都是要緊的事情。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部隊家屬院裡也開始熱鬧起來,有些幹部家屬沒有隨軍,過年又要留在部隊值班,不能回老家的都會讓家裡媳婦過來探親。還有很多戰士幹部們過年也能放假回家休息,這些天部隊裡來來往往的人也很多,倒是熱鬧幾分。駐地這邊沒有專門的招待所,探親的家屬來都是在大院裡臨時找個房子借住,一年到頭探親的家屬也多,現在大院裡房子有多餘的,因此專門空出兩間房子招待探親家屬。
星期天趙紅軍難得休息半天,中午回來吃飯的時候對林曉玲說起晚上要和戰友一起吃飯的事。營裡有個副連長新媳婦過來探親,家屬還是第一次拿部隊,倆人又是新婚第一年,說是要請大家吃飯。
林曉玲問在哪請客吃飯,既然是副連長又是新婚來探親,肯定家屬肯定沒隨軍,哪裡有地方可以做飯請大家吃,總不會去外面請客吧!雖然說軍人是這個年代最好的職業之一,但是也不代表可以輕鬆請大家去外面吃飯。
趙紅軍眉頭皺成了川字,把嘴裡的飯吃完才說:“晚上就在食堂請大家吃,他出錢就好,我也不是很熟,反正到時送點禮金就好。”
“送多少錢?”
“你封個五塊錢的紅包,不,算了,還是封個雙數,六塊錢吧!”
“其他人擺酒你封多少?”林曉玲好奇的問道。
”看關係好壞,關係不好的,一塊兩塊隨便多少,關係好的十塊二十塊不一定,反正我也沒有擺過酒,不欠人情,上多上少都隨意。“趙紅軍隨意的說道。
”不用和其他戰友一樣嗎?“林曉玲以前封紅包,不光要考慮和主人關係遠近,還要打聽其他人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