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城附近賣,從早到晚都有生意。
林曉玲只是建議,最終做決定的還是要劉媽自己,她手藝好,賣牛肉粉再配上別的小吃,生意肯定差不了,學校食堂的東西幾年如一日,一點都沒有進步,現在外面各種私人小餐館也冒出頭,食堂不僅沒有進步還退步,想留住學生的腳步是越來越難。
劉媽這幾年也存了一些錢,跟在林曉玲見識也增加不少,不是以前那個在老家一輩子沒出門的農村婦女,她每天出門買菜也能看到外面的變化。她知道林曉玲說的都對,可是這個決定卻不好下,再好做的生意也有人虧損,是好是壞也要看個人,這麼大的事她一個人做不下決定,必須要寫信回家裡問問,一家人商量之後才能有結果。
裝修工人的速度很快,這還不是後世那個裝修師傅上班只上七個小時,比白領還白領的年代,他們都吃苦耐勞,幹活認真,老實的幹完活之後往往很多人結資還難。林曉玲在檢查完裝修成果之後,馬上就把工資給結清。林曉玲她也不怕有問題找不到人,包工頭還想要接業務,就不會不負責。哪個單位沒有這類髒活雜活要人幹,林建業雖然不管這塊,但是他想要壞事卻也只是一句話的事。
房子裝修好,就該買傢俱,還有院子裡也該種點花草和果樹。對了,小院子裡林曉玲還特意讓裝修師傅們做了一個鞦韆,用來給小七玩。傢俱市場的上傢俱樣式在林曉玲眼裡都是過時的存在,她喜歡的沒人賣她也沒有能力畫個設計圖紙讓人做,她要真能隨手就畫出幾套傢俱稿紙,拿去直接買給傢俱工廠多好,順便還能要個樣品,何必找人訂做傢俱。
林曉玲把傢俱市場都跑完之後,只能接受現實,買了一套她看起來最順眼的木製傢俱。新家這邊是什麼都要買,林曉玲搬家沒打算動舊房子裡的東西,除了衣服什麼都不帶走,不,還有一臺冰箱,這個不帶走不行,想買暫時都買不到。
林曉玲以一個月瘦五斤的速度迅速瘦身成功,身上的褲子原本剛剛好,現在腰身都大了一圈。趙紅軍笑她是操心的命,永遠有操不完的心,不過趙紅軍自己也用很多事,工作的事,還有一些老戰友的事。當年在部隊的很多老戰友,退伍的早回家也沒有什麼安排,很多都在農村種田,現在生活困難,家裡萬一有人生病,吃飯都是問題。
趙紅軍最近就在忙這個,其實這麼些年他一直都有出錢出力幫忙,但是杯水車薪,需要幫忙的人太多,趙紅軍再有能力也沒用,幫的了一個幫不了一群人。趙紅軍的苦惱林曉玲理解,可是這個問題誰也解決不了,除了國家出現,私人再多錢都不好解決,這個難題太大,她也只能勸解趙紅軍想開點。
趙紅軍想沒想開林曉玲不知道,但是在小七三歲生日之際,林曉玲從講師升到副教授,為了這次評稱職,她寫論文腦細胞都死了好多。辛苦寫論文還要公開發表,林曉玲覺得這次評稱職,讓她熄了再進一步的心思,太麻煩!她原本都沒想過這麼快再進一步,是譚教授快要退休,逼著她去參加。老爺子是一片好心,想在退休前幫林曉玲把職稱安排好,等他退休說話就不像今天這麼有用,人走茶涼,林曉玲在學校裡頂著老爺子門生的招牌,在系主任都要尊重老爺子的情況下,一般人也不會沒長眼睛的去為難林曉玲。
林曉玲覺得她挺對不起老爺子,完全沒有往學術路上走的精神,多讀幾本書也沒有什麼成本,連論文都是在老爺子的催促下才會提筆,她這幾年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小七身上,剩餘的時間都用在備課和學生上課,並沒有做專業研究。
小七的三歲生日正值暑假,老家正是忙著雙搶,可趙大海還是打電話催他們回去給小七過生日。老家風俗小孩子過生日“三六九”這三個生日很重要,林曉玲也不懂這是什麼原理。她猜測最大可能是以前小孩子不容易存活,這三個日子比較重要是因為都是一道坎,過了這三個生日想夭折就比較難。
趙大海的意思是小七回家過三歲生日,還要請上一些親戚朋友熱鬧一下。趙紅軍原本還想滿足老爺子的想法,但是聽到要請親戚朋友,他立即就決定不要小七回老家過生日。親戚朋友請上門,又免不得要有各種人求辦事,上次回家四爺爺家的孫子想到省城工作,還想拖他幫忙找事做。
十幾歲的孩子,沒有學歷又沒有的技術,什麼都不會,他能找到什麼工作,家裡人還對他抱的期望大,想讓他找個輕鬆又不累的工作,舒服舒服做辦公室最好。趙紅軍讓他們去南方打工,還不願意,嫌棄南方太遠,太危險,賺的錢雖然多,可是聽說在工廠裡至少要工作十幾個小時,這怎麼能行。
趙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