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趙紅軍帶回家一個好訊息,他們單位正在新建一棟宿舍樓,按分配方案,他應該也能分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等建成他們就能搬新房,不用整天考慮買房的事情。
林曉玲聽了先是高興,之後也是憂愁,搬家之後她上班不方便,小七上學也不方便。趙紅軍單位附近的學校還不如林曉玲這邊的附中附小,甚至連幼兒園也有,學校的配套設施做的好,從託兒所到高中全有。林曉玲是教職員工還有優惠,小七要上學肯定是在學校的託兒所上學比較好。
趙紅軍笑林曉玲是想的多,幾年之後的事情現在就想,離小七上學還早著,關鍵是新房子都還在建設中,還不知道哪天能搬進去。林曉玲認真的真紅軍分析,過完年小七就能託兒所,然後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再到學前班,小學快的很。
新房子的事有了著落,林曉玲暫時也就不急著去買私人的房,這種私下交易還是有風險,市場沒有規範,她暫時不買,手上的錢也可以去投資,房價要漲起來還有十幾二十年,一點都不用著急。
林曉玲想再多也沒用,一切都還沒有發生,她現在最重要的事是過春節。趙紅軍還沒放假,她要帶著小七先回老家,趙紅軍要晚一點走,不過有劉媽和她一起回,也不用擔心路上照顧小七的問題。
劉媽辛苦工作一年,暑假回來一次,再然後就是春節,一年兩次,能回家比林曉玲更激動。林曉玲一家三口在一起,只是父母不在身邊,但是結婚後她也不能天天見到父母,公婆和父母相比總是缺少那一份血脈相連的感覺,所以林曉玲高興歸高興,但是並不是很激動。
小七一上車就睡覺,都不用哄,車剛發動就閉上眼睛睡,一路睡到家,倒是省心省事。下車之後,林建軍會來接她,她先回孃家住兩天再回自己家。
林建軍騎著腳踏車來接她,小七被安排坐在前面腳踏車槓上,林建軍找鄰居借了個小孩子用的座椅固定著,林曉玲坐在後座,座位都用舊衣服包過,不會硌人。
“姑,你怎麼回?要不要我先送你回去?”林建軍隨著李霞叫姑。
“不用,不用,我家裡有人來接,你們先走!”劉媽趕緊擺手拒絕林建軍的好意。她一個也不著,林曉玲帶著小七才要趕緊回,外面冷別凍著。
林曉玲也沒和劉媽客氣,該給劉媽的工資和獎金都已經給了,她還把單位發的過節福利也給劉媽分一份帶回家,約好年後回去的時間當場和劉媽告別。小七被林建軍抱在懷裡,還特意擺手和劉媽再見,最後還給了一個飛吻,這是他從林曉玲這新學到的技能。
“那行,姑,我們先走啦!”林建軍說完一腳蹬開騎著腳踏車就往家裡跑。
回到孃家,溫暖的火爐邊,林曉玲什麼都不用做,劉冬梅早就把各種吃的準備好,讓她先吃點熱東西暖和身體。小七也跟著有份,他雖然在林家住過一段時間,但不記得此事的他,只以為是第一次到林家,好奇的打量著一切,和家裡大不一樣。
家裡只有倆老在,李霞和林家棟去了林建軍單位上分的那套房子裡。林建軍單位上一直有房子分,只是位置一般,面積也小,原本林建軍和李霞都不想要,林曉玲知道後勸他們要一套房子,這又不要錢,要著放那裡也不礙事,主要是林建軍單位上的宿舍有多,很少人去申請。
這套房子離林家棟學校近,平時倒是林家棟住在那邊多,林建軍最多加班或者午睡用一下。林家棟住這邊方便很多,晚上上晚自習走兩步就到,比住在學校的大通鋪條件好多了,吃飯每天照樣回家吃,只有早上這一餐在學校食堂或者林建軍單位食堂解決都可以。
林家棟每天少跑一個來回,節約出來的讀書時間至少四十分鐘,李霞把這事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她完全誤會林曉玲,以為她勸他們要宿舍,是想給林家棟一個好的學習條件,心裡越發感謝她,更是幾次三番和林家棟唸叨一定要好好讀書,長大後要好好謝謝姑姑。
林曉玲知道後倒是意外還有這麼個美麗的誤會,不過她也沒解釋,就讓哥嫂這麼想,反正房子都拿到手,結果最重要,至於過程就不用太在意。
林曉玲抱著一碗小餛飩吃的正午,小七也任由林富保抱著,劉冬梅負責喂他吃。母子倆吃著熱氣騰騰的小餛飩,這一路上吹風受到的寒氣都被從身體裡驅走。林建軍也端著一碗小餛飩吃,但是他的待遇可就比不上林曉玲母子倆,他得自己動手才能吃到嘴裡。
家裡一共五個人,他排第六,排第五的是家裡養的看家狗,現在林曉玲母子回來,他的排位又要降兩個位置,在父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