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軍和林曉玲趕在上班前回到省城,他們在老家除了林家也沒有什麼親戚要走,張家那邊隨著趙紅軍外婆的過世,每年往來的也就只有張金鳳。其他人早就把那個好吃懶做還愛賭錢的舅舅放在腦後,舅家的表兄弟們倒是還算爭氣。據說這兩年在外面打工收入還不錯,但是大家離得遠,又沒有電話交流也不方便,這表兄弟之間的感情也所剩不多,來往也隨之而變淡。
劉媽要比林曉玲晚幾天走,她趕在林曉玲開學前到省城即可,林曉玲這學期要開始上班,還有最後的畢業論文也改準備好,不然這畢業證是別想拿了。
林曉玲和趙紅軍回到省城的家,還有幾處地方需要走動,趙紅軍那邊有同事戰友需要來往,林曉玲這邊老師和師母也需上拜訪。譚教授不喜歡送禮,但是誰要是帶著家裡的土特產上門,他卻不會拒絕,師母更是個溫柔的傳統女性,說話永遠是慢言細語,聲音好聽的能讓耳朵懷孕。
林曉玲把從老家帶的冬筍臘肉等裝了一籃子提著去給譚教授拜年,順便和老師討論論文的修改問題。小七也被她抱著一起去了老師家,上次師母送了小七一套衣服,她讓小七穿上特意抱給師母看。
小七現在越長越像林家人,五官和林曉玲看起來有些相似,可和林建業呆一起,不知道的人一看準會誤會他們是倆父子。師母開啟門見到林曉玲母子倆很開心,林曉玲和其他學生不同,能耐得住性子跟著家裡老頭子學沒有前途的歷史,還和她喜歡各種漂亮的旗袍,所以師母很喜歡林曉玲上門。
林曉玲把籃子遞給師母,又抱著小七給譚教授和師母拜年,等小七被師母抱開,她才和譚教授商量畢業論文要修改的地步。譚教授把她的論文要修改的部分都用紅筆標示出來,林曉玲接過被塗得一片紅豔豔的稿紙,那刺眼的紅色在白紙黑字看著讓人無比鬱悶。
這麼多需要改的地步,林曉玲感覺自己寫了個假論文,之前所有的努力好像都白費了一樣,她這是要重頭再來的節奏,這能把人逼瘋。
林曉玲從譚教授家裡出來的時候是垂頭喪氣的,整個人都是頹廢狀態,要不是懷裡還抱著小七,她才不會強撐著走回家,她現在只想靜靜。論文要修改的地方太多,不亞於重新寫一篇的難度,她現在是一個頭兩個大,頭痛的厲害。
回到家林曉玲還要強打著精神給小七準備輔食,她要開始慢慢給小七斷奶,馬上就要開學,她白天沒空,只能晚上回來喂上一次,剩下時間要全靠輔食。小七的牙齒已經長了四顆出來,已經會意識的“啊-啊-啊”,雖然還不能有意識的叫人,但是已經能認出爸爸媽媽。
煮了菜粥給小七吃,可小傢伙卻不喜歡,他不喜歡吃蔬菜,要是換成肉粥,每次都能很快吃完,林曉玲也只能儘量讓小七多吃點,換著花樣讓他吃各種食物。
在開學前,林曉玲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辦,小七的戶口還沒上,夫妻倆似乎都把小七的大名忘記在腦後。林曉玲把各種檔案都準備好,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小七還沒有正式的大名。
趙紅軍拍了拍腦袋才想來還有這事,他要忙的事情太多了,之前想了兩個名字,可是一直都沒決定好用哪個,平時小七小七的叫習慣了,又沒到上學的時候,他還真的把這事給忘記在一邊。
趙紅軍拿出兩個名字給林曉玲選,趙嘉旭和趙嘉昊,林曉玲覺得兩個名字都不錯,但是柳城方言旭讀成xiu(秀),她想了想還是覺得趙嘉昊更好聽一點。
趙紅軍之前只想到寓意好,還真沒注意到這些細節,經林曉玲提醒,這一想趙嘉旭確實不好,容易被人讀成趙喜旭(秀),這個太容易尷尬。最後夫妻倆一致決定就選趙嘉昊,簡單好聽寓意好還不會難寫。
趙紅軍確實後名字拿著各種檔案去上戶口,上了戶口小七就有了正式戶口,辦好獨生子女證,每個月還能領五塊錢。林曉玲和趙紅軍都不是很看中這五塊錢,但是他們的工作決定了必須要辦這個證,很多時候單位上都需要這個證,不辦還不行。
趙紅軍特意請假跑了一天才把這些事情跑完,各種檔案變成薄薄一張紙,家裡的戶口本上正式添上小七的名字,他們家總算成了正常的三口之家。
劉媽過了元宵節才來,幸好並沒有影響到林曉玲的工作,大學開學比中學普遍要晚,只是林曉玲一個人帶小七,這幾天比較累罷了。
劉媽到了之後,家裡多個人,林曉玲也終於成煩瑣的家務活中解脫出來,她的論文還等著她改,這學期還要課要上,任務並不輕鬆。
劉媽不懂林曉玲的工作,但是她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