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被市場經濟淘汰,但是現在至少還有十幾年好日子過,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十幾年以後的事誰能說得好。
正月初二林曉玲回孃家吃了餐飯,一大家子難得聚在一起,兄弟姐妹大了,過年也都各有各的事。最忙的就數林建業,他升職了,也越來越忙,過年都不能好好休息,還要跟著領導後面忙前忙後。林建軍夫妻倆還是老樣子,雖然不思進取,可是一個正式工,一個臨時工,家裡孩子又少,比起大多數人的日子都要好過。
林富保也不再出去幹活,是在林建業的強烈要求下才辭掉這份工作,劉冬梅則更閒,每天大把的時間花在玩牌上。林富保回家後每天把做飯的事情也接手過來,劉冬梅除了洗兩人的衣服,家裡的事情不用插手。
林曉玲回家也沒有久呆,大哥要忙工作,二哥也是沒空在家,只有父母還是和以前一樣,兄妹之間似乎有些漸行漸遠。
倆人除了回孃家,就是跟著張金鳳一起走親戚,趙大海則單獨行動,趙紅軍奶奶那邊還有一些親戚在,每年都是趙大海單獨一個人上門拜年。
趙紅軍這次上舅舅家,倒是受到熱情的招待,遠遠只出現在村口,還沒進門,張家舅媽就給打好了荷苞蛋,張金鳳和林曉玲都有,往年來別說荷苞蛋,連歡喜坨都沒有一個,一杯冷茶就打發了他們。今年舅媽家裡幾個孩子都外出工作,張家舅舅和舅媽則在村裡種地,順便照顧張家老太太。
張家幾個表兄弟過年都沒有回家,只匯了錢回來,張家舅媽手裡有了錢,家裡來了親戚臉色也不再那麼難看,往日裡刻薄的臉都略帶笑,只是笑得難看,還不如不笑。張家老太太也沾了幾個孫子的光,日子也跟著好過不少,雖然吃不了什麼東西,也不能四處活動,但是每次張家舅媽伺候她的時候不會再嘴裡罵罵咧咧。
趙紅軍第一次在舅舅家感受到熱情的招待,受寵若驚的接過舅媽手中的碗,張金鳳第一次覺得兄弟媳婦給她長臉,可惜家裡其他人都沒看到。林曉玲把不愛吃加了豬油的雞蛋,她直接把自己那碗推給了趙紅軍。
雖然舅媽一起留趙紅軍一行人吃飯,但是他還是拒絕了,能在舅媽手裡吃到雞蛋,他覺得已經夠了,再留下吃飯,怕是舅媽嘴上不說,心裡也要肉疼許久。
張老太太比上次張金鳳回來又蒼老一些,手上長滿了老年斑,人也老糊塗,見到趙紅軍一會嘴裡叫“紅軍”,一會又叫“大海”,甚至還把他當成沒回家過年的孫子,對張金鳳反倒不認識,嘴裡不停的問“你是誰?”
張金鳳看著老太太糊塗的樣子,抹了抹眼淚,最後哭了半天,老太太還問她“你哭什麼?”,倒是讓她哭不下去。林曉玲見狀趕緊拿出手帕給婆婆擦眼淚,勸她不要再哭。
張金鳳和老太太說再多都沒用,老太太記不住了,一秒前說過的話,下一秒就忘記,她最後只得黯然和老太太告別。
除了舅舅需要走動,其他親戚倒是主動上門拜年的多,都想和趙紅軍聊天說話,他大部分時間不得不在家裡招呼客人。在家晨迎來送往,每天還要部著喝酒,他要是不想喝,往往就會被一個從小到大不怎麼熟悉的長輩拍著肩膀說“出息了,看不起人,連酒都不願意和老家的窮親戚喝!”
趙大海也對這些多年不聯絡的親戚頭痛,但是趙紅軍還可以一走了之,他老頭子肯定要老死家中,怎麼也不能得罪這些親戚朋友,只得把趙國富和趙民強一起叫上陪客。
有了兩個哥哥的加入,趙紅軍喝的又是自家釀的低度米酒,想要喝醉還是有點難度,林曉玲也隨之鬆了一口氣。
在家過了元宵節,吃了油炸元宵之後,倆人也終於離家返回省城。回家的路上,能明顯感覺到外出的人比往年多了很多,趙紅軍還是提前託戰友買了票才有位置。
到了學校,趙紅軍把各種土特產帶去和同學們分享,他們這個學期是最後一個學期,夏天就該畢業了。趙紅軍上的是三年制本科,他還能在省城呆半年上,林曉玲要比他晚半年畢業。
趙紅軍也收到一堆土特產帶回家,各種堅果為主,還有水果和地瓜幹之類特產。趙紅軍帶的零食依舊最受歡迎,林曉信今年回家特意找柳師傅配了一鍋滷水藥材,在中藥店抓好藥,直接帶到省城,這是她熬煮了整整十二個小時之後才滷的各種肉。
有柳師傅的手藝做保證,林曉玲當天在家裡煮各種肉,香味是飄散了兩條街,還好是過年期間,家家戶戶都吃肉,最多是覺得這家手藝好,並不是引起其他人嫉妒。
林曉玲把家裡滷好的牛肉和豬肉送了一些到老師辦公室,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