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玲在家等著雪化之後帶趙紅軍回孃家,這一等就等了足足一個星期。
林曉玲屁股還沒坐熱,劉冬梅就給她和趙紅軍煮了荷包蛋,碗裡放了豬油紅糖,每隻碗裡都裝了兩個雞蛋。林曉玲去廚房拿碗,一分為二,一碗給了侄子林家梁,一碗給親媽劉冬梅吃。
林家梁還不懂事,從姑姑手裡接過荷包蛋迫不急待的吃進嘴裡,趙紅軍把自己碗裡的荷包蛋舀了一個放進他碗裡。林家梁抬頭見是姑父給的,露出牙齒“嘿嘿”一笑。劉冬梅原本說什麼都不肯吃,非要逼著林曉玲吃。還是趙紅軍把手裡的荷包蛋給了林曉玲,她才肯把荷包蛋吃了。
快過年,家裡事多,林曉玲也時間在孃家久呆,她把東西放下,和劉冬梅說過話就急著要回家。禮物每家每戶都是一樣的,她給家裡人買的省城特產,一家一份,父母和公婆都是一樣給買的衣服。
劉冬梅也沒攔著,她讓趙紅軍從水缸裡撈幾條新鮮魚帶回家,又把家裡喝不完的麥乳精讓林曉玲提回去。林曉玲每次回孃家都是帶著大包小包來,回去的時候也是大包小包回,她都已經習慣。趙紅軍提著東西走在前面,一路上還被認識的人取笑,回到隊裡遇上本家長輩又被揶揄從丈母孃家拿了好東西回來。
林曉玲不喜歡這些玩笑之語,趙紅軍卻能輕鬆應對,他給在場眾人敬菸,林曉玲面無表情的看著,越過他走到最前面。家裡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準備做各種應節食品和招待客人用的零食。
柳城風俗小年夜是小孩子的年,過了小年就是年,隨便哪一天都可以吃團年飯。趙紅軍小年那天去市區玩,坐的輪渡,他還把侄子侄女都一起帶上。三個孩子他怕帶不過來,還把趙桂芝也帶上。
孩子們對於出去玩都很開心,嘰嘰咋咋圍著趙紅軍問東問西。輪船到市區比汽車要慢,但是還是成為人們出行的首行,因為輪船裝的東西多,帶行李也不會多收貨票,汽車就不行。趙紅軍是要去市區買東西,他弄了一張收音機票,想去買了給父母用。林曉玲也知道這事,她對此倒沒有什麼意見,林家已經有了收音機,是林建業同事轉手的一個二手收音機,現在主要是林富保用。
趙紅軍左右手牽著倆個侄子,最大的趙嘉紅牽著趙桂芝的手,林曉玲落在最後。冬天的輪渡也沒有窗戶也沒有封死,河風從窗戶吹進脖子,林曉玲把圍巾系的更緊一些。
下了船,先帶著孩子去了公園,冬天的公園其實並不適合遊玩,適合小朋友玩的專案太少,但是三個孩子還是玩的很開心。公園大門口有賣棉花糖、糖人、冰糖葫蘆等各種小吃,趙紅軍進園之前買了棉花糖。從公園裡出來又買了糖人,還買了冰糖葫蘆帶回家吃,不光是給三個孩子買,給趙桂芝和林曉玲也買。
趙桂芝原本在侄子侄女面前還不好意思吃,但是見林曉玲若無其事邊走邊吃,她也紅著臉偷偷咬一口。林曉玲不光自己吃,還很大方的把自己吃過的糖人逼趙紅軍咬一口。趙桂芝看到這幕的時候,臉都羞的通紅,半天不敢抬頭看哥嫂。林曉玲見識過更多開放的場面,並不覺得她和趙紅軍這樣的行為有什麼不妥,趙紅軍也是在家習慣這樣的日常相處,見妹子羞紅臉才反應過來這不是家裡。
到了供銷社門口,林曉玲看到對面的新華書店,心裡一動,提出來她帶著孩子們去新華書店看書,趙紅軍一個人去對面的供銷大廈選收音機,趙桂芝自由選擇跟著誰。
趙桂芝選擇帶著孩子們去新華書店看連環畫,林曉玲也在其中搜尋著兒時的記憶。她把記憶中經典的幾套連環畫全部買了下來,放在那裡不管是收藏還是升值都不會虧。
趙桂芝見林曉玲買連環畫很是奇怪,林曉玲也不好解釋,只能笑而不語。林曉玲也沒忘記讓三個孩子各挑一本自己喜歡的連環畫買下來,說是送他們的新年禮物。
趙紅軍找到他們的時候,她們已經買好書出來,每個孩子手上都的書。趙紅軍手裡拿著一塊磚頭大小的收音機,除了這之外他還給家裡多買了一個手電筒。
趙紅軍見到林曉玲手中的連環畫也不以意,他還以為是給林家的侄子侄女買的。匯合後,趙紅軍領著大家去吃中午飯,國營飯店裡有很多好吃的東西,只有一點不好,對比在家吃飯貴很多。
趙桂芝拉了拉趙紅軍衣角,不想讓他花錢在外面吃飯,回家吃飯雖然趕不上飯點,但是家裡肯定有留飯菜。趙紅軍還沒說話,孩子們已經不給他反悔的機會,歡快跑進飯店朝服務員叫著想吃的東西。
趙紅軍出門就做好準備帶了足夠的糧票,孩子們其實並不知道什麼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