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芝拉著趙大海各種解釋勸說,總之最終目的就是不讓他去醫院配對。趙大海一個老農民,你和他說別的也不懂,但是趙桂芝說要把他的腎割下來給趙大菊用,他心裡還是有些打鼓,他之前還想去見見趙大菊,但是弄明白之後一點都不想再去了。
趙大海拒絕把自己的腎捐出來,對於去趙大海那裡躲避風頭的建議也不同意,他找到孫和平直接把決定直接告訴他,還讓他早點回家去照顧母親,不要留在這裡浪費時間。
孫和平不明白為什麼趙大海一夜之間態度大變,但是他又沒有辦法強拉著趙大海去醫院,只得打其他人身上的主意。其實醫生也有交待不一定要直系血親,只是直系血親配對成功的可能性更高一些,現在他只能在生產隊找其他趙家人。
孫和平也是從單位請了長假才能一直呆在柳城,他在地質考察隊工作,有任務的來的時候要長年守在野外,沒任務的時候請假也比較容易,但是眼看著又要到任務期,他急的嘴角都冒了幾個泡。
趙家本家和趙大菊在血親關係的人並不多,也就堂兄妹之類的,姐妹們都結婚生子,要想說服她們去配對還得說服婆家人,這工作太難做,孫和平的主要物件還是放在和趙大海一輩的叔伯兄弟身上。
趙大海這一輩兄弟有將近七八個,那些之前對孫和平笑臉相迎的人,一聽說想讓人他們救趙大菊,一個個都把頭搖的像撥浪鼓。孫和平覺得之前送的東西都是餵了狗,沒有人願意幫忙,之前說的再好聽,也是事情沒落在自己身上,說趙大海他們都能說的頭頭是道,輪到自己身上個個都不願意。
孫和平跑斷腿,嘴都說幹也沒找到合適的人去願意和他去醫院做配對,就在他準備失望而歸的時候,有人主動找上他。找他的是老趙家一個光棍漢,一把年紀了孤身一個居住,因為性格孤寡平日裡和誰都不來往,過年過節也沒有來往,大家一致都忘記趙家還有這麼一個人。
孫和平不認識眼前這個,但是既然能找上門,肯定也是生產隊的人,不然也不會找上門。趙柺子一條腿有點殘疾,是半夜在地裡偷西瓜的時候被看守的人打的。本是小傷,但是一來他沒及時醫治,二來又沒有好好養傷,這一來二去就嚴重了留下一點殘疾。
自從他的腿傷了之後,村裡人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他趙柺子,至於原本的大名倒是少有人叫,連趙大海這一輩的人都不太記得他大名叫什麼,更不要年輕一輩子的人。孫和平聽完趙柺子的提出要求之後,思考片刻決定答應他提的條件,趙柺子願意把自己的一個腎捐出來救人,但是他要錢。
趙柺子找孫和平要了一千塊錢,說好去北京這些費用都歸孫家管,營養費也會另付,這一千塊錢單純是感謝費。不要小看這一千塊錢,大家的工資普遍才三四十塊錢一個月,一千塊錢得多少年工資。
孫家條件好歸好,家裡現金其實並不多,但是一千塊錢也還是能拿出來,他們家現在個個都在上班賺錢,這點錢很快就可以賺回來,但是人沒了就什麼都沒有。孫和平著急救人,和趙柺子談妥後,馬上就帶著他往京城趕。
趙大海並不知道趙柺子和孫和平之間的交易,只是在生產隊一整天都沒有見到孫和平才猜測他應該已經離開。說實話,趙大海也是鬆了一口氣,他也是怕孫和平繼續留在隊裡糾纏下去,萬一犯了眾怒他也幫不上忙。
趙家的人都發現孫和平走了,大家也都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和趙大海的關係彷彿又和以前一樣說說笑笑,似乎前幾天眾口一詞的指責趙大海沒人情連血緣親情都不知道的人不是他們一樣。
孫和平走了最失望的是蔡德美,她再也有東西可收,這些日子孫和平送了幾次小東西給她,見到孩子每次不論多少都會給點糖之類的零嘴。趙國富倒是知道早晚會有這麼一天,他倒是鬆了一口氣,畢竟吃人嘴軟,拿人手輪,他吃了孫和平的東西又沒有幫忙辦事,論理確實有幾分不道德。
趙民富不是很懂其中的複雜關係,他只是感嘆孫和平走之前居然都沒和他說一聲,虧他還拿他兄弟一般看待。高芳聽了他的話氣的真罵他傻,說孫和平不過是利用他。難道還真以為嘴上說是兄弟,心裡就真的是當兄弟一樣相處,要真是當兄弟走之前怎麼說都不說一聲。
趙家一直沒有人發現趙柺子走了,他就是個流浪漢一樣的存在,誰都不喜歡他,不在了甚至還更好,因此誰都沒想到他會跟著孫和平走。
趙桂芝週末回到家發現孫和平走了,她喜得連忙寫信告訴趙紅軍,還特別多花錢寄了一封掛號信。
趙紅軍收到這